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盤點中國最牛十家機器人研究所

        盤點中國最牛十家機器人研究所

        作者: 時間:2016-08-02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外資和中國本土機器人供應商之間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未來中國市場各種機器人的增長潛力巨大,提升競爭力的秘訣在于掌握核心科技。

          自動化所現設科研開發部門12個,包括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高技術創新中心、綜合信息系統研究中心、數字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精密感知與控制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中心、腦網絡組研究中心、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類腦智能研究中心。還有若干與國際和社會其他創新單元共建的各類聯合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另有漢王科技、三博中自等十余家持股高科技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4885.htm



          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它團隊通過6年的努力,成功繪制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腦網絡組圖譜。該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突破了100多年來傳統腦圖譜繪制思想,引入了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信息對腦區進行精細劃分和腦圖譜繪制的全新思想和方法,比傳統的Brodmann圖譜精細4-5倍,具有客觀精準的邊界定位,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引起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



          北航研究所于1987年由張啟先院士創建,是一個集教學、科研、開發為一體的研究實體。主要從事現代機構學及技術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本研究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全國重點學科的主要依托單位;具有“機械設計及理論”與“機械電子工程”兩個博士點,設立有“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現擁有“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飛行器裝配裝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服務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面向高端裝備制造的機器人技術”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經過長期的學科建設及“211工程”、“985工程”的重點資助,研究所在現代機構學、機器人學及服務機器人方面的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

          近年來,機器人研究所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863計劃”重大(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防重大基礎科研項目、國家973項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等多項重要科研任務,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學術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獎18項,獲授權發明專利百余項,出版各類著作30余部。



          “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經由工信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和推薦,于2010年12月獲得教育部批準進行立項建設,2011年5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建設計劃評審,2013年10月21日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實驗室依托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中的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仿生技術二級學科以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得到國家“111計劃”“特種機動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仿生、微小型無人系統”和“地面無人機動武器平臺”國防科技創新團隊以及“仿生機器人與系統”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的支撐。

          實驗室的總目標:綜合運用仿生學、機構學、信息傳感技術、自主控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多門學科與前沿科學技術的交叉與融合,重點研究生物及其器官的特殊功能、結構和機理,突破運動仿生學、生物感知與交互機理、仿生控制與系統集成等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一系列重大、前沿的科學問題,建立仿生機器人和無人機動系統等高端科學研究的技術集成平臺,在仿生機構、感知與控制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始創新,引領智能機器人和系統技術的發展,為機器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若干國家安全領域等提供技術支撐與儲備,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自動化所從承擔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地面模擬震動試驗到承接備受矚目的三峽工程;從承擔引黃工程項目到中國的第一條機器人噴漆生產線;從在加速器領域頂住國外封鎖的項目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纖行業的物流生產線;從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的RS-10軟件到為中國的軍工裝備做出貢獻的液壓系統等,自動化所為一大批國家重大工程和制造業企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南京機器人研究院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研究院,2013年正式掛牌成立。根據《工作意見》,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新興基地之一,年銷售規模達350億元;南京機器人研究院將由機器人行業頂層研發團隊牽頭,集聚數十位國內外機器人領域著名專家,設在麒麟科技創新園內。研究院在技術層面設立五個技術研究所,分別為工業機器人研究所、機器人系統集成研究所、光學在線測量與檢測研究所、服務機器人研究所、特種機器人研究所。



          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2007年9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北京郵電大學作為依托單位,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總體部、北京中技克美諧波傳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研究所等單位籌建的。中心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空間機器人技術、地面移動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嵌入式自動控制等。中心在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中心積極組織學術交流,定期到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學術訪問,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名學者到實驗室客座交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玉山县| 米易县| 侯马市| 开江县| 赣榆县| 辉县市| 宁城县| 凤山县| 广南县| 昭觉县| 八宿县| 三亚市| 商南县| 中江县| 桂平市| 两当县| 百色市| 河南省| 繁昌县| 阿荣旗| 长寿区| 临汾市| 巧家县| 项城市| 读书| 华蓥市| 阿巴嘎旗| 宕昌县| 定襄县| 海口市| 康平县| 大渡口区| 都兰县| 绥芬河市| 高密市| 巩义市| 溆浦县| 沂水县| 赫章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