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Q2財報解讀:利潤遇拐點 人工智能拉動效應初顯
日前,備受矚目的百度發布了其最新的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總營收為182.64億元(約合27.48億美元),同比增長10.2%,移除去哪兒影響,實際同比增長16.3%。其中,移動營收占比持續上升達6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4813.htm眾所周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均會遭遇市場競爭、政策、監管等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只是有正負、長期與短期之分,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影響因素作用最終發揮多少和企業自身的實力密切相關。在此,我們不妨比較下這幾年來百度的財報數據。
據歷次財報數據顯示,百度從2014年Q4至2016年Q1營收依次為484.95億元、125.19億元、287.46億元、464.27億元、640.37億元、158.21億元;同比增長率依次為52%、33%、35%、34%、32%、31.20%;利潤依次為131.87億元、24.29億元、61.11億元、89.52億元、336.64億元、22.11億元。由此可以看出,百度自2014年Q4至今核心業務營收同比增幅穩定,而這和百度在自身核心業務的持續創新進而保持業內領先的市場地位密不可分。

當然,核心業務的穩定和向好為百度目前正在進行的面向未來的轉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撐,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百度針對未來的轉型進行得如何?
眾所周知,與過去相比,百度在業務層面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從過去以搜索引擎為主逐步轉型為O2O、金融、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能等代表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領域,且有的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也在2016年百度聯盟峰會上提出,人工智能是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幕,百度正在積極布局中。
舉例來說,在無人車領域,日前美國財經網站TheMotleyFool在對谷歌和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進行了對比后認為百度略勝一籌,且比谷歌更有野心。具體表現在,與谷歌一樣,百度也在游說美國國會,希望能夠放松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規定,且已經在美國和中國展開路測。而且在中國,百度已經在中國蕪湖實地測試無人駕駛旅行車和大巴,并計劃用5年時間實地測試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