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市場井噴 “四大家族”能被國產廠商超越么?
整合及研發能力誰更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013.htm國內外機器人制造商之間的差異還體現在自動化的使用程度上。
歐美等發達國家因人工費用較高,早就使用機器人來解決部分生產環節;我國工業化程度較低,工資相對便宜,對部分企業來說將工人全部換成機器人所需成本較高,大量裁員也會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因此機器人的普及率還不夠。除食品、藥品等對生產環境和安全要求較高的行業自動化生產程度相對更高,更多產業還在使用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一些化工廠清洗工作、高空作業及危險性工作逐步由機器人代替,但其他行業仍在觀察機器人的實際使用情況(如效率及成本等),才會做決定是否購買。
國內機器人公司某高級工程師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制造型公司還處于2.5時代,在考慮如何將人換為機器人;國外則是工業4.0階段,它們是將機器人換成更快、更好的機器人。”因此,“四大家族”借著傳統知名品牌優勢及強大的研發能力,新品推出的速度和能力也更強。ABB剛剛發布了一款大型機器人,有效負載800公斤,可廣泛滿足汽車、一般工業對高負載大型機器人的需求,運行速度比市場上同類產品還要快25%,還可據搬運物體的重量和尺寸自行調整運行速度。而庫卡公司的前述工程師也表示,它們研制的機器人也可抓取600公斤的產品。

ABB機器人
庫卡公司前述工程師也表示,現在更多跨國企業聯手合作,也會讓國產機器人發展受阻。比如庫卡與西門子的PLC直接對接后,人們不再需要經過庫卡繁瑣的編程培訓了,只要工程師會用PLC上編程、操控,庫卡機器人的運用也就如魚得水了。
這樣做的好處有幾點:第一,通過PLC界面,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管理層,都可實時了解機器人的電力、出力等詳細參數,而以前庫卡機器人有很強的獨立性,其他人很難插手。第二,簡易便捷的操作會讓庫卡機器人和西門子PLC雙雙受益,客戶通過產品的采購與使用也節約了大量時間,工作透明度和效率都有提升。庫卡前述工程師也表示,事實上機器人的底層技術如控制系統還是在自己手里,不存在設計與產品技術參數外泄的問題,這類合作給國產機器人的發展設置了門檻。
一位熟悉機器人運作的專家也告訴記者,海外機器人領先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機器人最重要的是控制系統、減速機、驅動器和電機等零部件。控制系統一般是機器人公司自己編程制作,其他產品都可進行外采。庫卡的減速機就是從日本兩家公司采購,電機的主要提供商是西門子。其在對技術集成和商務條款的準確把握后,一款海外機器人得以外售。國產機器人并非達不到技術峰值,反而是為了追求差異化、性價比等,選擇另一些零部件供應商。那么最終結果是,當工業制造商尋找一些機器人合作伙伴時,價格已經不成為最主要的問題,而是保守地選擇海外工業機器人來操作、使用,這也是讓國產機器人得不到垂青的重要因素。
國產公司有沒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答案是明確的。在面對更多受眾、追求更高性價比的消費市場中,國產機器人也更易于接納。所以大量國內企業已涌向了嬰幼兒教育、金融及旅游服務等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