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并購狂人趙偉國的野心:紫光要建重科技帝國

        并購狂人趙偉國的野心:紫光要建重科技帝國

        作者: 時間:2016-07-04 來源: 英才 收藏
        編者按: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能在兩三年時間內連續掀起并購浪潮,資本大鱷?并購狂人?科技土豪?國家白手套?一堆標簽,被貼在趙偉國身上。

          “2015年以前基本沒有做過什么資本運作。我不是資本大鱷,但我們希望成為產業巨頭。”趙偉國向記者解釋道,“關于資本的說法,本質上不是資本運作很厲害,實際上是我們對產業的判斷比較準確。我們所籌集的資金全部都投在了技術上,投在了產業上,我們是用資本的手段快速推動產業發展,不是單純的資本運作的概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492.htm

          幾個小時的交流中,他將歷史、文化、商業、政治融會貫通,曾國藩、“三大戰役”、《資本論》中的故事及語句信手拈來,語氣平和,不急不躁,辯證性的言語令人深思。

          “生不留名,死不留財。”2015年3月,趙偉國決定將個人財富的70%捐贈給清華大學,其余捐贈給給其他大學。目前他已經累計向中國教育界捐贈超過6億元,都是現金。

          未來幾年最龐大的藍圖就是把存儲工廠建設起來,解決中國存儲器的產業發展和產業安全問題。“芯片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信息安全,但另一個更重要,是產業安全。如果今天中美發生了冷戰,或者日本、韓國、臺灣同時發生地震,無法向大陸提供芯片,我們整個中國經濟就面臨崩潰的危險,因為今天的芯片無處不在。”從這個意義上說,再有什么驚人之舉也在預料之中。

          看到山后面

          Q:為什么要選擇集成電路作為紫光的基礎產業?

          趙偉國:我大學和研究生的專業是電子信息和微波通信,自己做過多年的工程師,我對芯片行業比較熟悉,李嘉誠有句話“不熟不做”,所以要找一個熟悉的行業。

          技術性的行業不像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更多是商業模式,技術需要長期積累,技術行業對人的判斷力要求很高,需要古董商人般的眼力,到底是不是有價值的東西,其實大部分人看不明白,技術的價值只有少數人能判斷出來。而商業模式簡單,他可以講故事。技術講半天,如果你是外行,他講的你覺得特別有道理,但其實可能是假的。

          隔著一座山要看到山后面。要去判斷收購企業現在的情況是否真實,未來的成長性如何,團隊怎么樣,產品、市場份額。這些不是找一個人去簡單論證就可以。你干的時候肯定要有邏輯去驗證它,但最開始的時候是一種你長期訓練或者經驗積累出來的直覺。

          沒有人不犯錯誤,部隊打仗為什么要留一支預備隊?留一支預備隊,就是要應對最壞的情況出現,要有團隊從保守的角度去驗證最壞的情況出現的時候,能不能扛得住。

          Q:你隨時做最壞的打算嗎?

          趙偉國:永遠要做最壞的打算,對企業來講要做兩方面的儲備,一是資本、錢的儲備,我一直按照總資產的15%進行現金儲備。去年1100億的資產,按照總資產15%進行儲備,年底母公司可動用的現金150億。假設這些錢都是我借來的,成本6%,我拿它去買理財產品收益3%,即便剩下的3%即使損失,一年大概是4.5億左右,對我來講少4.5億利潤問題不大,但是有150億現金在手,我足以應付任何情況。寧可損失一點收益,也要保證安全。

          第二個方面是技術和人才的儲備,人才和技術是相關的,技術不能脫離于人,每個方向上要有很牛的人才,一旦機會來臨的時候,人才的儲備比技術儲備還重要,技術差可以花錢去買授權,而人不是說你有錢就能招來。

          一個盾牌是錢,一個盾牌是人才,成功的企業都是在這兩方面努力。盾牌一轉過來就是進攻的武器,危機發生了成為你防守的盾牌,機會來臨了就會變手中的利矛,合在一起是矛、盾合一。

          紫光集團對自己的行為有32個字的規范——堅定信念、解放思想、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謹慎操作、快速行動、見事不妙、撒腿就跑。

          在挑選并購標準的時候,第一條是像女人逛街一樣不厭其煩地看東西,衣服捏破了都不一定買。第二是像古董商人一樣出手,古董圈里有一句話,“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第三是“一旦出手,餓虎撲食”,出手的時候速度很重要。

          Q:英特爾入股紫光展銳90億元,當初你是如何和英特爾談判的?

          趙偉國:我和英特爾CEO科再奇第二次見面時,我向介紹了紫光是什么樣的企業,我們的戰略是什么。我向他提了幾點建議,第一守住桌面和服務器CPU,確保它的絕對優勢。第二進一步提高和改進intel半導體制程,保證在全球領先。第三通過投資分享未來。后來,我們談了一個多小時,就達成共識了。我們現在和intel的合作是全方位的,而且合作的非常好。未來和intel會有更多的合作。

          只買賺錢的企業

          Q:選擇收購標的的時候,你有沒有硬性指標?

          趙偉國:展訊、銳迪科、,都是剛剛成年的千里馬,一些公司買的可能是已經服役多年的馬,雖然是名品,但可能馬上就要死掉了。所以一定要去買上升期的公司,不能買下降期的公司。最差的標準一定要買盈利的資產,他現在就賺著錢。虧損的公司有個特點,你不知道他的底在哪里。

          我們主要的項目從投資那一刻它就是賺錢的,我的投資一定是要收購賺錢的企業。

          Q:華三通訊歷史上股權結構幾經變動,紫光收購,有什么重大意義?

          趙偉國:大數據、大互聯、大安全、云計算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這樣的產業是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我要在這里面做。第二他未來和我的芯片產業有協同效應,最后要用到芯片存儲這些東西,從技術產業的角度來講,我們在打造自身的產業鏈條。不同的業務不同的時點會有周期性,收益和利潤可以進行有效的匹配。

          Q: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嗎?

          趙偉國:我覺得不應該用野心來形容,實際上是一種使命感或者責任感。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是一個強國,而美國是強國,我們和他們相比差在哪里,主要差在科技產業,不是一般的科技產業,而是我平時所說的重科技。

          美國有英特爾、高通、IBM、Oracle、GE、休斯、波音乃至谷歌,都是重科技企業。中國今天能稱之為重科技企業的,華為、中興通訊、華三、展訊大概也就這么幾家。

          這些重科技企業有一個特點,發展主要靠技術驅動,而非商業模式,甚至有時候和市場關系都不大,因為能生產這類高科技產品的全球通常只有這么幾家。如果這個國家沒有了這個企業,基本上很難再產生這樣的公司。還有一類是“輕科技企業”,把技術加上應用,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主要是商業模式驅動。雖然也做一些研發,但和那些重科技企業相比還有差距。

          國家有這樣的訴求,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優秀的學府。清華既然辦了紫光,作為一個清華校友,作為一個在IT產業里做過多年技術的人,我和紫光應該有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們具有這樣的條件如果還不去做,那還能指望著誰來做?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還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在科技領域需要中國的太平洋艦隊,紫光在努力打造中國科技領域的太平洋艦隊。

          Q:外界普遍質疑紫光資金的來源,傳言紫光可以獲得國家巨額的低息貸款。

          趙偉國:其實我們從國家得到的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得到的東西。紫光仍然很差錢。我們不像央企,央企有國家財政和國有資本預算,地方國企有地方政府的資源。

          有人攻擊我搞資本運作,沒辦法,我得籌集資金。所有運作都是按照法律,按照國家證券市場的規定做的。我讓別人給我投資,得讓人家掙錢,讓資本在資本市場上獲利,而企業獲得長期資本投資去發展產業。

          去年集團接近40億的利潤,而今年計劃投資1200億,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僅靠利潤是無法支撐的。

         不著急上市

          Q:你如何定義當前紫光所處的產業位置?

          趙偉國:拿開飯館來比喻,小米、阿里、騰訊、樂視他們相當于開飯館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賣菜、賣肉的,我是種菜、養豬的,粵菜流行我就賣給粵菜館,川菜流行我賣給川菜館,所以無論展訊還是,是提供IT業的基礎產品。

          紫光是個什么企業呢?大家都說大數據是金礦、鉆石礦,我說紫光就是給大家提供挖礦的工具和對礦石進行提煉和深加工設備的一個公司。

          Q:我們注意到紫光系企業最近買入了很多A股上市公司股票,這并不符合以往紫光的產業投資邏輯。你是在做殼的儲備嗎?

          趙偉國:這是短期理財行為,集團有龐大的現金儲備,除了現金以外,股票是最好的投資標的。

          Q:被收購的企業有IPO的打算嗎?

          趙偉國:我不著急。收購展訊、銳迪科以后,我們在移動通信芯片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7%,估值從27億美元到現在的80億美元,而同期高通的市值從1300億美元降到了800億美元,聯發科的市值從220億美元變成了現在大約110億美元。

          這種情況我就不要著急上市,另外我的主要股東們也沒這個想法,英特爾是戰略投資者。

          Q:放眼全球,你真正看得上的競爭對手有哪些?

          趙偉國:在存儲上我們肯定要向三星學習,向他靠近,現在還談不上競爭。紫光更多的是充當一個平衡者,在芯片領域充當三星和高通、聯發科的平衡者;在云計算、大數據領域充當華為的平衡者。所謂平衡者,就是客戶不能總是只有一家供應商,最好再有一家可以選擇,我們希望當一個好的平衡者。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產業進入萎縮期的背景下,紫光通過一系列并購切入新興產業,結合資本投資,推動中國創新科技產業的重新蝶變。

          當前的商業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本投入,運用更為廣泛和創新的投資工具,紫光集團產業布局的背后是其對資本的熟練運用,利用資本助力產業發展,助力中國高科技的進步。工銀租賃與您一同見證紫光重科技產業從追趕到領先,見證中國新興科技企業的崛起。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紫光 新華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外汇| 来安县| 和静县| 商南县| 铜陵市| 拉萨市| 昌宁县| 军事| 博乐市| 伊吾县| 宁夏| 平阴县| 东安县| 惠水县| 临澧县| 信丰县| 二手房| 卢龙县| 德格县| 娄底市| 赤城县| 盐山县| 名山县| 安平县| 安阳县| 乌拉特后旗| 滦南县| 防城港市| 鄂托克旗| 黎平县| 晋中市| 汤原县| 宣汉县| 隆德县| 阿合奇县| 准格尔旗| 尼勒克县| 翁牛特旗| 厦门市|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