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聯發布2015年度報告:定調全球電信業2020年發展目標
據估計,3G網絡的世界人口覆蓋率從2011年的45%升至2015年的69%,屆時3G網絡覆蓋了89%的城市人口和29%的農村人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695.htm分別對2013年和2015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性別數字鴻溝進行了估計。這些數據表明,在這兩年當中,女性的互聯網用戶普及率估計低于男性11%左右。兩者之差在發達國家為最小(2015年為5.4%),在發展中國家則大得多(兩年均為15.4%),又以最不發達國家中為最大(2015年為28.9%)。數據顯示,發達國家的差距在2013和2015年間收窄,而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則保持穩定。只有美洲一個區域顯示,女性的互聯網用戶普及率高于男性。
國際電聯七年來與全球ICT包容性舉措(G3ict)開展合作,根據《聯合國公約》收集和傳播信息并促進ICT無障礙獲取。2014年,國際電聯和G3ict共同發表的示范性信息通信技術無障礙獲取政策報告,旨在通報有關ICT和殘疾人的公共政策,其中包括基于國際電聯/G3ict殘疾人在線電子化無障礙獲取政策工具包的示范性制度框架(國際電聯/G3ict,2014年)。示范性框架包括的六個政策和實踐領域的指導方針和建議,將構成評估這一目標的依據。
總體目標3:可持續性
管理電信/ICT發展帶來的挑戰
具體目標3.1: 到2020年,網絡安全就緒水平將提高40%
具體目標 3.2: 到2020年,過剩電子廢棄物總量將減少50%
具體目標3.3: 到2020年,電信/ICT部門每臺設備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30%
國際電聯與ABI研究公司致力于制定一個全球網絡安全指數(GCI),這一國家級指標旨在關注各國的網絡安全投入與防范,而不是具體的能力或可能的漏洞。首版GCI顯示國家和地區之間在成果上的巨大差異。2014年GCI的平均評分為0.28。GCI就此提出的將安全防范水平提高40%的要求,需要這項評分在2020年升至0.39。
國際電聯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巴塞爾公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聯合國大學和國際電聯成員一道,制定了實現目標3.2的路線圖,即建立一個政策、監管和技術框架,引導ICT行業的生產、處理、增長和創新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請國際電聯成員國起草有關電子廢棄物的國家報告,并在隨后一年編寫國家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這將為在2020年評估實現這一目標的進展提供依據,并有效減少電子廢棄物在球范圍內的生成。
同應對電子廢棄物一樣,國際電聯正在攜手其部門成員和行業協會制定一份路線圖,以應對這些發展帶來的挑戰和與之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總體目標4:創新與伙伴關系
引領、完善和適應不斷變化的電信/ICT環境
具體目標4.1:有利于創新的電信/ICT環境
具體目標4.2:電信/ICT環境中有效的利益攸關方伙伴關系
國際電聯與合作伙伴共同制定衡量目標4.1和4.2成果的指標。就有關創新能力的目標4.1而言,或許可以借鑒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指數和多所國際大學每年發布的《全球創業觀察》等更廣泛創新衡量工作所用數據序列中的ICT專項數據,建立代理指標。而至于涉及合作伙伴關系的目標4.2,有必要制定可與成熟指標一同評估的新的創新指標。還將繼續為這些目標開展指標制定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