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聯發布2015年度報告:定調全球電信業2020年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1:增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695.htm具體目標1.1:到2020年,全球55%的家庭將享有互聯網接入
具體目標1.2:到2020年,全球60%的人口將用上互聯網
具體目標1.3:到2020年,全球電信/ICT價格可承受性將提高40%
顯示這一目標進展的現有數據說明,2014年家庭互聯網接入數字為43.9%,2015年升至約46.4%。
顯示這一目標進展的數據說明,2014年的互聯網使用率為40.6%,2015年升至約43.4%。無線寬帶網絡在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的日益普及和智能電話取代功能電話,可望加快這一指標在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
通過展示自數據收集開始以來,這一時期全球固定電話、移動蜂窩和固定寬帶分價格指數水平的演化,我們可以看到,固定寬帶價格在2008~2012年間顯著下降(-3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固定寬帶服務價格的下降在2012至2014年間趨緩(兩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盡管如此,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固定寬帶價格依然相對難以承受。在2008~2014年期間,固定和移動電話服務的價格也在下跌,但由于固定電話和移動蜂窩的初始水平較低,其價格降速低于固定寬帶(分別-6%和-1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2013和2014年的移動寬帶價格數據顯示,用于移動寬帶接入的所有四個分價格指數都有所下降。相對于每月GNI p.c.,發達國家的四個指數繼續大幅低于發展中國家,但最不發達國家的降幅最為明顯。
2012年,一項蜂窩移動電話服務的成本平均相當于GNI p.c.的5%,到2014年降至GNI p.c.的4.4%。考慮到連通目標2020議程確定了服務費用在2020年達到GNI p.c. 3.0%的目標,這意味著價格已按目標要求在2012~2014年間下降了29%。固定服務達標的進展相對緩慢:固定寬帶為26%,而固定電話為21%。在提高這三項服務價格承受能力方面的進展顯著,但未來幾年需要持續關注監管和政策,使價格不偏離達標之道。而移動寬帶價格亦有顯著下調。
總體目標2:包容性
彌合數字鴻溝,讓人人用上寬帶
具體目標 2.1.A: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50%的家庭將接入互聯網
具體目標 2.1.B:到2020年,最不發達國家(LDC)15%的家庭將接入互聯網
具體目標 2.2.A: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50%的人口將使用互聯網
具體目標 2.2.B:到2020年,最不發達國家(LDC)20%的人口將使用互聯網
具體目標 2.3.A:到2020年,價格可承受性方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差距將下降40%
具體目標 2.3.B: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的寬帶服務成本應不超過月平均收入的5%
具體目標 2.4:到2020年,寬帶業務應覆蓋全球90%的農村人口
具體目標 2.5.A:到2020年,應實現互聯網用戶的性別平等
具體目標 2.5.B:到2020年,應在各國形成確保殘疾人獲取電信/ICT的有利環境
在2005~2015年間,發展中國家家庭互聯網接入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5.4%;在自2010至2015年的5年間為15.7%。到2015年年底,估計34.1%的發展中國家家庭用上了互聯網。
最不發達國家家庭互聯網接入的復合年增長率在2005至2015年間達33.9%,在2010至2015年的5年間為25.6%,遠高于一般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其增長率很高,但最不發達國家的起點低得多,因此以絕對值計算的進步較小,即2015年年底最不發達國家享有互聯網接入的家庭約為6.7%。
發展中國家2005~2015年互聯網使用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6.4%。到2015年年底,發展中國家估計有35.3%的人口上網。最不發達國家2005~2015年間的互聯網使用復合年增長率為28.4%,到2015年年底,最不發達國家的上網人口約達9.5%。
在2008~2012年期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在固定和移動電話服務價格承受力方面的差距穩步地大幅縮小,其縮幅隨后在2012~2014年間趨緩,2014年甚至在固定寬帶方面有所擴大。另一方面,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在移動寬帶價格承受力方面的差距在2013和2014年間有所收窄。
到2015年年初,共有111個經濟體(選自160個提供數據的國家),包括所有發達國家和67個發展中經濟體,已經實現了寬帶服務成本不超過平均月收入5%的目標。111個經濟體中的102個達到了固定寬帶價格目標,而105個經濟體實現了移動寬帶價格目標。總共49個提供數據的發展中國家需要進一步降低寬帶價格,以便根據設想,與未提供數據的其他一些國家共同達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