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通訊展看長飛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將帶來數據中心新一輪的快速建設,多模光纖的市場需求正飛速增長。長飛的PCVD工藝沉淀層數多,在生產多模光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也幫助長飛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高端多模光纖的廠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442.htm長飛在技術上的不斷進步,一方面受益于多工藝路線的選擇,另一方面則源于對創新的持續投入。長飛在引入荷蘭飛利浦PCVD工藝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吸收、消化和再創新;去年,又與日本信越達成預制棒合資項目協議,引進OVD工藝;同時,長飛還自主研發了VAD工藝,并將在2016年年底或2017年年初實現產業化生產。通過多工藝路線,長飛實現了對占產業70%利潤的光棒的全面自主生產。
多年來,長飛堅持將每年收入的5%用于研發投入,為技術預研、產品升級提供了持續不斷的源動力,也為長飛的“造船出海”提供了強烈的底氣和信心。用總裁莊丹的話說:“我們已經在產能、市場份額等方面超越了我們的老大哥,我相信,全面超越他們也只是時間問題”。
思維之變:從“份額導向”到“價值引領”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長飛“出海”的目標也鎖定了金字塔頂。
上市一周年,長飛交出了精彩答卷,光纖和光棒分別以5600萬芯公里和1900噸的產量超越美國巨頭,成為世界第一。隨著國內布局產能的釋放,今年或明年長飛將有望在光纜的生產方面也實現問鼎,成為棒、纖、纜全面的“世界第一”。
“全球第一,行業領先”是長飛為自己定下的“十三五”戰略目標,產量的登頂只是這一戰略推進的第一步。
摒棄了傳統企業對市場份額的狂熱,長飛將發展的眼光放得更遠。以棒、纖、纜為中心,通過上下游的延展,長飛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最長的光纖光纜企業。
但長飛的腳步并未停止。長飛將“致力于棒纖纜的智能制造和光纖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信息傳輸與智慧連接領域的領導者和行業最有價值的公司”確立為企業愿景,將“努力實現客戶的價值預期”作為服務宗旨,實現了從看重“市場份額”到追求“價值導向”的思想升華,走出了一條“軟硬兼施”的發展之路。
在企業硬實力的建設方面,除了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穩步拓展,長飛還加大了對智能制造的探索和投入。作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下的首批46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之一,長飛正以自動化和信息化為基礎,全面向流程化智能制造縱深領域拓展,最終實現減少運營成本、降低不良品率、縮短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目標。同時,希望將相關經驗向關聯企業推廣,借助“出海”之機向海外市場輸出。
為提升企業的軟實力,長飛高度重視專利的推進和管理。“長飛在知識產權方面重質不重量,公司對專利申報的把控非常嚴格,質量不高就不允許申報。”長飛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長飛公司申請的中國專利總數已超過250項,PCT及海外申請超過50項,主持起草了5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參與制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24項,并作為主要單位參與了2項國際標準的修訂。
對質量的管控更是長飛軟實力塑造的重中之重。在引進現代化生產技術的同時,長飛也引進了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尤其是業界先進的質量管理程序,以確保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處于嚴格而科學的質量控制之中。為了給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長飛對產品的主要參數實行100%的檢驗,所有檢測數據自動采集到數據庫,便于查詢和追溯;在生產過程中,應用過程控制的方法,對關鍵工藝過程實行嚴格控制,不讓不合格產品進入到下一道工序。
自1993年通過ISO 9002質量體系認證,成為當時通信行業中第一家通過此認證的企業以來,長飛先后通過了ISO9001、ISO14001、OHSAS 18001、SA8000、TL9000、ISO27001等多項管理體系認證,被工信部評為“全國質量標桿”,被湖北省政府授予“長江質量獎”,被美國WORLDCOB公司授予管理和質量獎。
在傳統產業“服務化”的大趨勢下,長飛也將國際化的眼光放到了更具價值的咨詢服務上。總裁莊丹提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纖光纜行業的銷售中心和制造中心,未來,我們要努力把它打造成為全球的研發中心和咨詢服務中心”。
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長飛并不是先行者。但從本地化生產的角度來看,長飛絕對是排頭兵。中國光纖光纜行業已全面開啟國際化征程,希望長飛能繼續秉承工匠精神,堅持光纖光纜領域的技術和價值深耕,將中國打造成全球光纖光纜行業的研發、制造、營銷和咨詢與服務中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