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那么火 各大企業的專利布局情況如何?
其中微軟在專利布局上拔得頭籌,可見HoloLens在技術上確實做了充分的準備。讓人遺憾的是該組排名中未能見到中國公司的身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240.htm
CN在VR領域的相關專利1726篇,特別是在14-15年出現爆發式增長,占總申請量的四成。
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63篇,新型339篇,外觀82篇,主要集中在產品應用層級,缺少基礎性的核心專利。從專利權人情況來看,專利權人相對分散,院校,中小型企業甚至個人成為申請主力。當然這種情況也與前面提到的專利申請文件的特殊性有關,有實力的企業、事務所和其他相關領域申請人在撰寫專利時會希望獲得盡可能大的授權范圍,技術上通常不會將保護范圍限縮在VR領域 (如我們使用“頭戴 and 顯示”檢測可獲得1266篇相關專利,這里不做展開)。
一方面,VR專利涉及的技術領域眾多,從產品的材料工程、演算方法、傳感技術、光電顯示到應用上的視訊、教育、醫療等。
另一方面,很多VR技術只是現有技術在應用上的遷移,還不具備新的可專利技術特征,這導致簡單的樣本分析會出現一些失真,但對本次分析的結論不會造成影響。以光電顯示技術為例,VR對顯示面板提出了比電視、手機更嚴苛的技術要求,如超高的解析度(放大鏡下的視網膜技術),更快的掃描頻率(阻容抗架構設計),更加輕薄或透明(OLED技術)等等。
目前光電顯示技術的專利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以及臺灣地區的相關企業手中。
而顯示行業近年來,特別在大陸廠商崛起后而處于一片紅海之中,充分利用挖掘技術創新和整合打通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和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從而在日漸成熟起來的VR市場中切得更大的蛋糕,符合相關企業及地方政府的利益,當然也需要很大的博弈智慧。
整體來看,中國企業在VR領域的專利布局相對薄弱和滯后,缺少基礎性的核心專利和國際化的視野。當年HTC在美國、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遭遇專利滑鐵盧,VR時代不會有公司希望重蹈當年覆轍。反觀近日,華為對三星提起專利訴訟讓國人為之一振,而這背后具備的不是一時之勇,而是強大的專利儲備和技術實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