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屆物聯網感智創新大賽火熱啟動
2016年5月20日,第三屆物聯網感智創新大賽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智慧北京與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成果展”(簡稱“智慧北京展”)展區現場火熱開啟。北京市政府有關領導、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及市科研院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出席并啟動第三屆大賽。
第三屆大賽是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知識產權局、團市委、市科研院等單位指導下,由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市計算中心承辦的一項物聯網領域專業賽事。大賽賽期為一年,旨在推動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培養綜合性科技人才,結合“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契機,廣泛集聚優質設計資源,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大賽本著尊重人才、鼓勵創新、促進智能科技發展的方針,堅持以“科學規范、公平公正,實事求是、寧缺毋濫”為原則,評選優秀的物聯網項目,鼓勵并促進智慧城市項目落地和優秀設計作品的產業化。
物聯網被稱為全球范圍內下一個萬億美元級的信息技術產業,亦是即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未來10年,物聯網將實現大規模的普及與發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物聯網產業,近年來實施了“1+1+N”等一批重點領域物聯網應用示范,聚集了一批優秀物聯網企業和行業領軍人才,擁有較好的物聯網產業基礎和核心技術。積極發展物聯網產業是北京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融合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礎。作為本次科博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的“智慧北京展”的特色活動,大賽將攜十余組往屆優秀的獲獎項目亮相科博會,向全國展示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創新成果和設計。
本次參展的獲獎項目涵蓋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虛擬現實、3D打印等眾多與社會、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如首屆大賽的金獎項目無創血糖儀,即基于代謝熱整合法檢測原理,輕觸手指就能檢測和數據采集的新型醫療設備;第二屆大賽金獎項目“隨時親”智能終端,可針對老年人健康,圍繞老人24小時生活通過物聯網及互聯網技術實現數據的采集、傳輸、分析、存儲,隨時關愛老人的生活健康狀況;第二屆大賽銅獎項目即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監控平臺,開創性的利用手機攝像頭采集膠體金試紙條檢測顏色信號,成功解決現場快速檢測結果不能實時上傳、分析和追溯等問題,使食品安全檢測監管從事后處理變為現場執法,防范未然。此外,還有利用大數據算法,配合智能飲水機等終端設備的智能送水平臺“水兵壹號”、可以隨身攜帶的智能天氣站“Weather-on”以及關注霧霾及空氣質量的“愛迪睿”智能新風凈化機等優秀青年創業團隊的獲獎項目一同參展。每個作品均代表物聯網創新設計研發或應用領域的領先水平。
自2014年至今,大賽已成功舉辦兩屆,報名團隊2000余組,征集作品1000余組。70%的參賽者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平均年齡僅23.5歲。第三屆大賽將在資源整合、特色活動及宣傳報道三個方面實現新突破:積極引入社會及企業力量參與辦賽,推動政府主導辦賽向社會化、市場化辦賽轉變;特色活動方面,除繼續舉辦針對往屆獲獎項目的“創投對接沙龍”品牌活動外,還將探索多種多樣的針對高校學生的如創業會客廳、創業講座等落地活動;在宣傳方面,將拍攝以參賽選手為主視角,展現創業者追逐夢想、實現夢想過程的大賽紀錄片,同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對大賽全過程進行立體式多方位報道。
隨著2016第三屆大賽的正式啟動,參賽的企業、團隊、學生可在2016年10月31日前,登錄“物聯網感智創新大賽”官網(www.intellisense.org.cn)統一注冊、報名并同時提交參賽作品,對于無法上傳的作品可通過郵寄的方式提交給大賽組委會。參賽選手在參賽創作過程中,可利用北京市計算中心創建的云平臺,體驗工業設計、科學計算、虛擬仿真、數字建模、渲染及三維掃描、快速成型等在線和線下的延伸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