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香港醫生首次將3D打印技術用于復雜心臟手術

        香港醫生首次將3D打印技術用于復雜心臟手術

        作者: 時間:2016-05-26 來源:天工社 收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及香港大學(港大)攜手率先在香港本地將技術應用于復雜的心臟手術,提升手術治療成效及安全性。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與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合作,將技術結合臨床應用,透過經病人食道超聲波造影所收集的數據進行3D重建,塑造出高仿真的復雜心臟結構3D硅膠軟件模型,協助術前規劃,為病人制訂個人化的介入治療方案。相關技術去年已應用于一宗復雜左心耳封堵術個案,患者康復情況理想,此案例已在醫學雜志《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發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707.htm


          協助術前規劃以制訂更完善治療策略

          心臟結構復雜且因人而異,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的難度因而十分高。醫護人員可能需要在手術進行期間嘗試多于一次,才能確認放置治療儀器的最佳位置,導致出現心臟手術并發癥甚至手術失敗的機率增加。

          為解決這難題,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去年起將技術和臨床應用結合,先透過經食道超聲波造影取得的數據,從3D角度分析患者的心臟結構,再由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制作出3D硅膠模型,協助醫護人員作出術前規劃,制訂更完善的手術策略。

          去年,一名于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左心耳封堵術的78歲女病人,術前經食道超聲波發現其左心耳呈雙葉狀,這種結構增加了封堵術的難度,醫護人員必須有相當周詳的術前規劃,以求更準確地將封堵器放入病人左心耳的兩端。因此,團隊創新地利用3D打印技術來協助手術的計劃,并利用塑造出的3D軟件模型在術前模擬相關治療程序。


          結果顯示,有關技術有助醫護人員于手術進行時更準確地將儀器放入最佳位置,減低出現并發癥或手術失敗的風險。術后跟進及評估顯示患者情況良好。

          有助患者清晰了解手術及培訓醫生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助理教授李沛威醫生指出:“利用模仿心臟軟組織的物料,按病人心臟結構塑造的3D模型,可協助醫生作出更完善的術前規劃,提高對患者心臟結構的掌握,患者本人也可對手術有更清晰的理解。而此技術亦可應用于其他復雜心臟手術及心臟專科醫生的手術培訓。”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張誠謙醫生也表示:“因為有3D打印技術的協助,臨床醫生可進行模擬手術,令復雜的手術得以順利完成,這對處理具挑戰性的介入治療個案有很大幫助。”


          對于3D打印技術與臨床醫學結合的發展,負責提供這次技術,塑造出心臟結構3D硅膠模型的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郭嘉威博士表示:“幾何模型及3D打印技術的先進配合能令心臟科醫生在進行復雜心血管治療時,無論在安全性、精確性及效能上,均能提高信心。”

          李沛威醫生補充,團隊于未來會收集更多資料和數據,以進一步確定及研究3D打印技術于心臟疾病治療上的應用。






        關鍵詞: 3D打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扎兰屯市| 新乡县| 万载县| 巴彦县| 荣昌县| 延川县| 子长县| 玛多县| 郯城县| 北安市| 婺源县| 平谷区| 正定县| 噶尔县| 布尔津县| 东莞市| 泗水县| 阿拉善左旗| 万山特区| 繁昌县| 曲麻莱县| 肥西县| 什邡市| 饶阳县| 陆河县| 宜宾市| 马边| 哈尔滨市| 咸宁市| 娄底市| 玉树县| 北碚区| 察隅县| 宝鸡市| 四会市| 微山县| 开鲁县| 伊吾县| 阳春市|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