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發布互聯業務新戰略 全面支持中國物聯網發展
5月12日,博世集團于上海發布了互聯業務的全新戰略。在這場在以“互聯科技·至簡體驗”為主題的博世中國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亞太區業務負責人泰瑞來與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玉東先后發表了演講,在分享博世2015年所獲得的成果同時,也為現場媒體嘉賓描繪了博世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440.htm據介紹,在中國“新常態”背景下的2015年,博世保持了在華的穩健增長,銷售額達到77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較三年前在華的銷售額幾乎翻倍。中國市場在博世全球銷售額中的比例也從9%上升至16%,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博世集團在其本土市場德國之外的最大市場。
而在全球范圍內,雖然全球經濟放緩,博世集團仍然在2015年取得了整體銷售額44%的增長,達到706億歐元。

泰瑞來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博世在其本土市場德國之外最大的市場。截至2015年底,博世在亞太區的員工人數增長了4,900名,使得該地區員工總數達到104,000名,這都體現了博世在亞太地區長期發展的信心。同時,泰瑞來也表示,博世會在未來繼續加大投資以進一步拓展此地區的業務。另外,截至去年年底,博世在華的員工人數已經超過55,000名,總數同樣僅次于德國。
博世在2015年獲得的成績很好地證明其互聯戰略的正確性。博世正在嘗試讓更多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實現互聯。在這一方面,博世互聯產品的多樣性高于其它公司,因為博世能夠將汽車與能源、建筑、工業技術進行互聯,為客戶提供跨領域服務,提高中國乃至全球用戶的生活品質。
接下來,泰瑞來詳細介紹了博世的“3S”策略。他表示,博世已經為互聯世界的轉型做好了準備,將為本土市場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來支持中國物聯網業務的持續增長。而博世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傳感器、軟件和服務等物聯網三個層面均有所建樹的公司,因此可以從根本上驅動物聯網向前發展。
所謂的“3S”,是指Sensor、Software和Service,此為博世在物聯技術領域的三大核心競爭力。
傳感器是互聯世界的眼睛和耳朵,軟件是互聯世界的大腦,服務則為互聯世界帶來了新型商業模式。“無論是在汽車、建筑,還是工業技術領域,博世不僅擁有硬件實力,同時還能提供傳感器和軟件來實現物與物之間的互聯,由此帶來一系列新的業務,發掘更多的市場潛能”,泰瑞來說。
在接下來以“互聯中國、博世隨行”為主題所作的演講中,陳玉東表示,博世在中國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今后的時間里,博世將保持一貫的企業策略--根植本土、服務本土。博世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不會變,在中國區域投資的力度不會變,繼續培植引進本土人才的策略也不會變。
據介紹,博世將結合我們四大業務板塊,利用“3S”優勢,著重拓展以下四大領域:互聯交通、互聯工業、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
在互聯交通領域,博世已經將服務布局到電動汽車、智能汽車以及汽車互聯;而互聯工業這一領域將重點深耕工業4.0、工業自動化等等相關產品;在智能家居領域,包括博西家電、電動工具以及熱力技術等等,所面向家居類的產品都能夠通過“云”互相連在一起,給用戶提供更優體驗;在智慧城市領域,博世的戰略中包括了停車系統、智能交通系統、車輛跟蹤系統等等。尤其在現場的展示區中觀眾也看到了關于冷鏈物流的展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早前的問題疫苗事件,其主要原因即是缺少冷鏈物流而造成了疫苗過期。同時博世還提供了冷鏈車監控解決方案,目的在于希望能夠提供更多適應于中國市場的互聯網解決方案。
陳玉東最后表示,博世希望能夠基于跨領域的行業經驗,以及硬件、軟件、服務這樣一個矩陣式的產品,與本土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更好的產品、用戶體驗,以及為中國實現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工業以及交通出行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做出應有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