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工業4.0時代“逆襲” 350人創造10億產值

        工業4.0時代“逆襲” 350人創造10億產值

        作者: 時間:2016-05-20 來源:人民網 收藏
        編者按:技術改造對于生產能力的提升毋庸置疑,但做多少技術改造,技術改造是否值得?

          在和兩化融合成為工業發展潮流的當下,惠州的眾多企業仍停留在工業2.0的階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438.htm

          只要把時間稍微放寬,技術改造對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作用都不可替代。然而,一步到位的技術變革,帶來的是對員工、流程、制度等多層面的巨大挑戰,一旦應對不足反而是“甜蜜的負擔”。三力集團執行董事孫秀強的看法可資參考:每個公司的情況不同,一些企業即使一時達不到條件推,也可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投入硬件和軟件的改造,提高生產效率。

          日前公布的《惠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2016—2018年)》及其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供給側方案)提出,在2016年到2018年的3年內推動6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企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而對于企業技術改造的“成本”難題,供給側方案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金融支持;積極統籌現有專項資金,對企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給予信貸貼息支持;用好各級財政投入設立的各類政策性基金,采取股權投資、事后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增加技術改造和研發創新投入。

          1.從粗放到精細,TCL的“逆襲”

          在中國彩電業最好的20世紀90年代后期,正值CRT顯示器到LCD平板顯示的技術轉換期,TCL卻錯失了3G移動通信和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

          這與TCL此前技術儲備不足有關,與當時國內產業粗放式經營路徑有關,也與國內價格戰的競爭環境有關……然而,原因可以有很多,結果卻只有一個:技術上的局限對企業長遠發展影響深遠。此后多年,TCL與三星等企業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從彩虹集團跳槽到TCL不久的馮萬良對此記憶猶新:“我們原本想做LCD屏幕,但一個試驗性的屏幕生產線就要幾個億的投入,研發團隊只能從外圍的顯示驅動芯片做起。”

          痛定思痛,TCL的掌舵者李東生組建集團工業研究院,馮萬良也加入其中,并依靠技術創新,在2012年左右將全球首臺使用安卓系統的智能電視推向市場。如今,TCL集團的LCD電視銷量全球排名第3、手機全球排名第5、電視液晶面板全球排名第5,在“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中位列第四。

          同樣作為惠州“名企”的德賽西威,則在生產線的技術升級方面有自己的心得。

          德賽西威在惠州的1萬平方米生產制造車間里,AGV自動送料車載著物料在軌道上自動運轉。“生產車間的物料都運用二維碼來管理,不僅自動化,還信息化。”德賽西威制造中心自動化一部負責人孟凱說。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工業4.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依兰县| 海原县| 咸阳市| 南澳县| 当雄县| 古浪县| 拉萨市| 团风县| 德钦县| 敖汉旗| 米泉市| 香河县| 杭锦旗| 岳西县| 衢州市| 诸城市| 太和县| 商丘市| 当阳市| 什邡市| 临邑县| 建瓯市| 木兰县| 丰原市| 宜川县| 登封市| 崇文区| 梓潼县| 连江县| 永胜县| 枣庄市| 甘泉县| 孟津县| 华阴市| 冀州市| 克什克腾旗| 二连浩特市| 吉木萨尔县| 蕉岭县|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