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巨頭悄然布局 IIoT風云將起
如果做工業物聯網(IIoT),需要將工業系統與IT系統深度融合,需要對工業應用有很深的理解,而這一領域并不是云服務提供商等平臺類的企業所擅長的,所以GE、西門子這些老牌企業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具有天然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629.htm就在最近短短的半個月內,先是西門子推出MindSphere開放工業云;隨后通用電器(GE)以超過1億澳元收購了建筑自動化創業公司Daintree Networks以實現與其Predix平臺的整合;接著KUKA又和Infosys宣布計劃聯手開發支持企業迎接工業4.0的解決方案,軟件和服務將由KUKA的子公司connyun開發。
表面上看,這是全球工業巨頭們對工業云平臺青睞有加,其實隱藏在背后的則是大佬們想在工業物聯網(IIoT)領域下出一盤大棋的野心,而棋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了。
各大工業巨頭工IIoT布局一覽
通用電氣(GE)
“GE昨天還是一家制造業公司,一覺醒來已經成為一家軟件和數據公司了。”
——GE全球董事長伊梅爾特
GE在工業物聯網領域最大的手筆就是Predix平臺,在過去幾年間,這家工業企業圍繞 Predix軟件平臺,不斷為其IIoT構建軟件資源。
1.Predix的誕生

GE在工業物聯網上下了巨大賭注,依賴公司的數字轉型推動GE的全球制造業務。軟件開發的布局幾乎與工業物聯網概念落地同步進行。GE在美國加州圣雷蒙市和中國上海、成都投資了龐大的研發中心,進行工業物聯網方面的研發。有了基礎后,GE在2013年投資了“平臺即服務”廠商Pivotal,數據平臺能力得到加強,直接促成了目前的數據業務平臺Predix的問世。
2.何為Predix?
Predix是GE為工業互聯網開發的軟件平臺,有點像電腦里的操作系統,承載著各種工業需要用到的軟件,通過接入設備數據把工業設備相連。再通俗點兒,Predix是一個基于云的系統,利用其運轉于全球的裝有傳感器的機械設備,將這些智能機械設備與Predix平臺和復雜分析工具緊密集成,分析工具實時利用GE從全球獲取的數據,特別是油氣工業以及包括GE航空在內的先進制造中的機械設備運轉。
對于紛繁復雜的工業設備和工業數據類型來講,Predix與其說是通過操作系統來運營工業物聯網,不如說是為龐大的數據找到了一種相對標準和統一的呈現形式。
3.Predix應用落地了嗎?
自Predix推出以來,GE已經通過該平臺開發了近40款工業互聯網應用程序。GE的大部分部門都已經開始通過Predix優化工作:如醫療部門通過Predix構建云端醫療,收集各個機器的數據進行分析,建立疾病數據庫,讓一些疑難雜癥在初期就能得到篩查和精準診斷;數字化風場通過風機上的傳感器收集信息,提升風場運營與管理效率。
東方航空公司曾在Predix上使用工業互聯網應用,搜集了500多臺CFM56發動機的高壓渦輪葉片保修數據,結合遠程診斷紀錄和第三方數據,建立了葉片損傷分析預測模型。從前,航空公司需要定期強制飛機“休病假”,把微型攝像頭伸入發動機內進行檢查。現在,只要根據數據分析平臺上的結果就可以預測發動機的運行情況,定制科學的重復檢查間隔,提升運營效率。
4.Predix全面開放的意義

今年3月,GE宣布向所有工業物聯網開發者全面開放Predix平臺,這不僅可進一步發揮Predix平臺的潛能,更著眼于充分釋放大數據的隱藏價值。全面開放后的Predix類似于工業的安卓系統,各家企業都能通過Predix開發定制化行業的應用程序,通過集群的力量,擴大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在過去,工業應用程序的開發只和業內人士相關,而Predix開放后,將吸引大量軟件開發者加入。除了機器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人員之外,其他開發者也都能上傳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序。軟件開發者將成為這個行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有了他們的幫助,智慧機器、智能工廠,將不再遙不可及。
5.收購Daintree之于Predix
近來,GE又圍繞Predix完成了很多垂直行業的收購與整合,比如筆者開篇時就提到,GE以超過1億澳元收購了墨爾本建筑自動化創業公司Daintree Networks,Daintree公司由BillWood及另一位前惠普工程師創建于2003年,設計研發出的可進行光線及溫度調控的開源、標準化無線系統Controlscope,已經應用于美國的1000多家中小商業建筑,大客戶包括亞利桑那國家銀行、United Stationer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