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董事長與愛徒創立機器人工廠 獲千萬美金融資
“就像一部手機的裸機,如果想要最大程度發揮作用需要安裝各種APP,我們的工作就是給這些像裸機一樣的機器人安裝上眼睛、手臂等,讓他能夠滿足直接應用在生產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621.htm很快問題就逐漸顯現,機器人是國外研發設計,很多功能并不能滿足國內企業的特定需求,而李群自動化想要加以改造后重新使用,能夠發揮的空間并不大。
“因為是國外的產品應用到中國本土孕育的行業中來,特別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當時的機器人主要從歐洲和日本購入,服務于國內中聯重科等重型工程機械領域,對于初創企業的資金和團隊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再加上公司設在廣東,地域的差異也成為發展的一大限制,李群自動化開始進入瓶頸期。
轉型輕量級機器人
一籌莫展時,導師李澤湘給石金博提了個醒:“不要什么都想做,得盯住一個事情,把它盯下去,盯死了。”
目前在國內,機器人在汽車的總裝制造上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但是在其他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廠家受工藝和產品的限制,想要規模化使用機器人還需要一段適應期。

月餅外包裝自動化生產線
深入反思后,石金博發現廣東當地以輕工業為主,中小型企業眾多,它們對于小型輕量級的工業機器人有大量需求,卻苦于無法買到真正適合自己、能夠解決特定問題的機器人。
石金博動了心。
“我們的團隊是適合做這種小型產品的,因為我們既懂自動化,也懂機器人,還知道什么樣的機器人能夠滿足中小型企業的需求。”
2014年,李群自動化產品開始尋求轉型:在供應上,不再依賴國外的機器人供給轉而進行自主研發,在產品上,從重型機器人轉向職能型、小型輕量級機器人。從生產規模大、人工消耗大的傳統企業切入。
“根據廠家需求自主研發機器人,并給予他們空間和技術上的支持,滿足中小型廠家自動化的需求。”
那時,有30多年世界頂級機器人研發及管理經驗的沙琪已經加入李群自動化團隊并擔任CTO,石金博帶著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研發團隊開始了產品轉型。
機器人行業看上去結構簡單、部件不多,但是如果要做到穩定可靠、性能高,對設計的細節把控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深入理解機器人的使用場景才能滿足用戶的實際訴求。“要把機械、材料、控制各個層面都進行嚴格把控才能做出一個高性能的機器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