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的那些“醫療夢”!
我國在大力發展“互聯網+”、“互聯網醫療”,全球的大型互聯網以及電商大佬們似乎都在將目光放在醫療這塊大蛋糕上,伺機分享這場饕餮盛宴。細數國內國外的那些“科技大佬”在這些年的投資布局上,醫療行業都成為了其瞄準的目標之一,他們在此并非小試牛刀,巨額的投入告訴我們,他們這回是認真的。
國外哪些“科技大佬”進軍醫療領域
1. 谷歌~“針對藥物研發的大規模多任務網絡”
谷歌,作為一家美國的跨國科技企業,主營業務致力于互聯網搜索、云計算、廣告技術等領域,開發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聯網的產品與服務。近些年,已涉足大數據、人口健康、基因地圖等領域,目前正在向“智能醫療產品(智能隱形眼鏡)”、“衰老研究及藥品開發(Calico)”以及“健康平臺(Google Fit)”等領域進軍。谷歌利用其掌握大量用戶數據、提高預測技術、降低藥物成本、篩選出切實有效的藥物成分等優勢,從而加快藥物研發。相比來自于醫療服務方或者產品提供方的數據,谷歌的數據范圍更廣,更有人口健康的意義。
目前,谷歌已和芝加哥藥品巨頭AbbVie、斯坦福大學的潘德實驗室(PandeLab)等醫藥企業機構進行合作,且完成了“Lift Labs”(一個正在開發為帕金森患者緩解手部顫抖的器具的公司)的收購。谷歌的在研產品主要為“智能隱形眼鏡”,該產品主要希望能夠通過使用者的眼淚來測血糖,并且糾正病人的視力。谷歌在涉獵醫藥領域的過程中,并未主攻傳統的醫藥領域,由于醫療研究并非其所長,尤其涉及臨床研究的領域監管嚴格,谷歌不會輕易涉足需要太多臨床審批的領域。
2. 蘋果~“可穿戴醫療設備”
蘋果公司,同樣作為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進軍醫藥領域的開端當屬“Healthkit”?!癏ealthkit”作為一款移動應用平臺,可以收集和分析其產品用戶的健康數據,它可以整合iPhone、iPad上其他健康應用手機的數據,如血壓和體重等。其功能集成了身體數據、健身、個人、營養、結果、睡眠、器官七大類信息,全面展示用戶的個人健康數據。
目前,蘋果已經與美國14家頂級醫院達成了合作,協議內容就是讓醫生通過蘋果自帶的健康系統對慢性病患者進行指導,在發病前及時給予健康建議。與此同時,還有超過600個開發商將“HealthKit”整合到了它們的健康和健身應用中。在與醫院合作的同時也未放棄伸向對大型醫藥企業的橄欖枝,據傳,蘋果目前已和葛蘭素史克等大型制藥公司展開合作。
谷歌在完善“Healthkit”產品的同時,還對其升級,“ResearchKit”由此而生?!癛esearchKit”主要是為醫生和科學研究者設計,利用移動設備收集頻繁而準確的用戶信息,以用于醫療健康研究。其針對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疾病帕金森癥、糖尿病、心血管、哮喘和乳腺癌等疾病。
相對于“Healthkit”和“ResearchKit”,蘋果的拓展產品還有apple watch和AirStrip。這兩款產品的功能主要是全天候的監測用戶的運動、心率、睡眠等等一系列健康運動數據。在未來,蘋果可能將向FDA報批與Apple Watch配合使用的產品。當然,apple Watch一旦成為醫療設備就必須經過FDA的嚴格審批,而這必然會放慢速度,從而拖慢蘋果的創新進程,所以這些仍是需要考慮有所避讓的。
3. 三星~“三星醫療”
三星集團作為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近年來也將其業務擴展到了醫療行業?!叭轻t療”,其前身是三星電氣,目前其設計的領域主要是數字醫療專利、數字醫療平臺、糖尿病管理、可穿戴醫療手表、移動醫療車和智能助聽器市場。
三星在可穿戴設備方面有自己的產品,那就是“SAMI”?!癝AMI”平臺將可能采用云端聯網,可支持腕表與手機健康應用進行實時數據傳輸。與此同時,“SAMI”平臺面向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API軟件接口,允許第三方團隊或機構為數字化健康數據搭建一個集合平臺。
三星真正的目標是通過結合移動設備和移動業務,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醫療公司即對三星而言移動醫療就是將所有資源整合,目前,其子公司“三星麥迪遜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已經開展業務。
除了現在比較火的“云醫療”,三星還將方向致力于傳統醫藥行業。三星生物制劑坐落于仁川,目前已成為全球生產生物制品的知名醫藥公司,已經具備大規模的產能模式。三星表示,醫療保健方案只是其更全面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尋找醫療市場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出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