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iPhone 7備受期待的背后是“蘋果式”的創新

        iPhone 7備受期待的背后是“蘋果式”的創新

        作者: 時間:2016-03-18 來源:創事記 收藏
        編者按:總有人說蘋果已經增長瓶頸,安卓已經超越了,然而iphone6 、6s發布后的一年時間,安卓才趕上來,現在iPhone7要出來了,猜猜安卓要追趕多少年?

          反觀 Android 手機廠商一般都是購買第三方的軟件算法和功能自己集成,不免會造成沖突。另外手機攝像頭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全掌握,更不用說吃透,需要相當的時間磨合優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CEO蒂姆庫克(Tim Cook)去年年底接受《60分》節目采訪時透露,專門為iPhone開發攝像頭的團隊目前有800名員工。該團隊主要由工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組成,恐怕任何手機廠商沒有像這樣僅在攝像頭的創新上就投入如此多的人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433.htm


        形似神不似:誰說創新拯救不了iPhone?


          正是這種創新,iPhone 的攝像頭一直向質量和性能升級的方向走,把硬件和軟件的優勢都發揮出最高水平,也是為何iPhone 在不追求像素或者像素硬指標不占優的情況下依舊在實際使用中擁有挑戰所謂Android拍照機皇的競爭實力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的就是被業內認為iPhone創新落后于或者說差距無異的iPhone 6S上采用3D Touch(所謂壓感屏),其理由是Android陣營的廠商先于iPhone采用了壓感屏技術。但事實遠非表面看起來這般簡單。

          據悉在該技術上的研發時間長達5年,研發團隊在制造成本和投資方面均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場差不多從iPhone 4時期就開始醞釀的觸控技術變革直至去年才得以面世。需要說明的是,與其他公司設計師提出設計內容,再由工程師們進行盡可能簡單地開發完全不同,蘋果認為這樣會導致“每一個功能最后都變成了不合理的妥協”,也正由于蘋果這種設計主導的思想,使得蘋果高管也曾自嘲稱:設計師和非設計執行官之間的關系就像法老和他們教練之間的關系一樣。雖然名義上一方掌控著一切,但實際上是在為另一方服務。也正是因為這樣,蘋果的創新,尤其是創新理念獨樹一幟。

          具體到壓感屏,據業內相關分析,盡管Android廠商占得所謂先機,也適配了某些第三方應用。然而這些適配大多比較流于形式,同iPhone在整個系統層級對壓感屏的適配有著天壤之別。即iPhone上的3D Touch,無論是圖標的快捷操作還是輕壓預覽等功能,完成度均較高,同時借助于App Store的優勢,第三方軟件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對3D Touch的適配都遠高于Android平臺,而這是Android無法追趕的。


        形似神不似:誰說創新拯救不了iPhone?


          同樣,蘋果之前推出的iPhone 5s 上采用的Touch ID 指紋識別(后被諸多Android手機效仿和采用),盡管硬件上看似與Android相同,但AuthenTec不到8毫米的指紋傳感器才是Touch ID 的靈魂,即AuthenTec 的指紋傳感器才是iPhone Touch ID技術的核心來源,而眾多周知的事實是,早在2012年蘋果就以 3.56億美元收購了AuthenTec,后者積累多年的指紋識別技術在一年后被蘋果整合到 iPhone中。這也是為何表面上看,iPhone的指紋識別與對手無異,但體驗卻大相徑庭。實際上,iPhone做出指紋識別近一年后,按壓式指紋才開始大面積出現在Android手機中,且直到新近的Android 6.0,谷歌官方才在系統層級增加了指紋識別接口,其中造成的體驗差可見一斑。這自然又引出了iPhone的核心價值除了硬件創新外,其系統以及相關軟件服務的創新,確切地說是軟硬結合的創新更是Android廠商無法比擬或者不具備的。

          說到軟硬結合創新的重要性,近期蘋果與美國FBI就手機信息安全打得不可開交,借此我們了解到了iPhone的高度安全性。據專家預計, 95%的蘋果iPhone手機均采用了數據加密技術,與之相比,目前全球14億部Android手機當中,僅有不到10%采用了數據加密技術。而導致這種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加密技術會讓Android智能手機的運行速度變慢,進而從一個側面再次彰顯出系統、軟件與硬件的協同創新的意義。此外,作為Android創新代表的三星新近發布的GalaxyS7/S7 Edge盡管在硬件上頗受好評,甚至超越了iPhone,但從外媒的“惟一缺點是運行Android”這一言簡意賅的評論再次佐證了作為智能手機,系統和軟件創新的重要性,確切地說是軟硬結合的創新才是完整的創新,顯然Android陣營并不具備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蘋果之所以走到今天,恰恰是創新所致,所謂創新拯救不了iPhone只是業內人并未理解何謂iPhone的創新,它是一種積淀、一種整合、一種軟硬結合,相比之下,Android手機所謂與iPhone差距的縮小只是硬件表面看上去創新的“形似”,從“神似”的角度依然差距明顯,而蘋果在未來依然會借此在營收和利潤上大幅領先Android廠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蘋果 iPhone 7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北安市| 威信县| 吉隆县| 连南| 远安县| 天津市| 阜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凤庆县| 洛川县| 延安市| 丹巴县| 新宾| 文山县| 金塔县| 三亚市| 望城县| 安图县| 大港区| 理塘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皮县| 荥经县| 长岛县| 锡林浩特市| 砚山县| 巴林左旗| 安西县| 吉林省| 大荔县| 石景山区| 渑池县| 榕江县| 乌什县| 昌江| 喀喇| 黔东| 墨脱县| 昂仁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