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陳年老醋換新瓶?!國內IC設計公司商業秘密戰為何愈演愈烈

        陳年老醋換新瓶?!國內IC設計公司商業秘密戰為何愈演愈烈

        作者: 時間:2016-03-11 來源:集微網 收藏
        編者按:有官司纏身再也不是國人思維中難以啟齒的“羞事”,而是中國企業已經有能力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的有力證明,這將成為中國企業的一種新常態。

          2月18日,國內最大射頻IC公司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Vanchip)對外公告,公司再次被威訊聯合半導體有限公司(RFMD)在上海起訴,RFMD的理由是Vanchip“多個產品侵犯原告技術秘密”,并索要710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據悉,2012年8月RFMD就曾經以“侵犯商業秘密及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了Vanchip,并同樣索要700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122.htm

          針對2012年的訴訟,vanchip此前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在2015 年 6 月 25 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委托工信部下屬某司法鑒定中心對原告RFMD的技術秘密進行鑒定。鑒定意見顯示,原告主張的各個密點為公知技術。如果法院最后采信了該份鑒定意見,該案認定Vanchip侵犯RFMD公司技術秘密成立的可能性不大。截止目前,該訴訟案尚未判決。

          通過Vanchip的公告可以看出,兩次訴訟案的焦點并不在專利技術,而在商業秘密上。據了解,RFMD與Vanchip的新舊兩起訴訟案件除了起訴的產品不同,起訴的原因幾乎別無二致,新舊訴訟索要的賠償金額也相差無幾(新訴訟RFMD索要7100萬元賠償,僅相差100萬元)。就在舊案即將結束,鑒定意見看似對RFMD并非有利的情況下,RFMD再次提起訴訟,不免讓人猜測RFMD是否對舊案勝訴已經失去信心。

          知識產權糾紛主因:商業利益驅使,打壓競爭對手

          伴隨中國企業產業升級以及國際化的不斷深入,知識產權問題也日益凸顯,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據悉,2013年美國共發起“337調查”42起,其中涉及中國企業的有17起,占比高達40%,中國高居涉案國之首。其中,電子、電氣、通信、醫藥等行業都是專利糾紛的高發地,華為、中興等行業領軍企業無不頻頻遭遇專利訴訟。

          值得關注的是在常年落后的領域,中國公司已經加速追趕,目前在部分領域已經可以比肩國際一流公司。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企業起步較晚、研發力量相對薄弱,很多知識產權受制于人,就在企業初具規模、布局海外之時,往往會遭遇來自于歐美大公司的專利糾紛。

          2013年Vanchip的銷售額達到5700萬美元,進入中國前30大公司排名中,是中國最大的射頻IC設計公司,其客戶涵蓋大部分主流手機廠商。而RFMD與Skyworks、Avago、Muruta(村田)四家幾乎占據了全球射頻領域80%的市場份額,被業內稱之為“四足鼎盛”。

          在國內市場,Vanchip與RFMD有多家客戶重疊,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之間的知識產權訴訟謀求的更多是市場份額,知識產權訴訟通常是打壓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從原告一再發動訴訟,可以明顯的看出這是一種商業目的,利用國人害怕吃官司當被告的心里,從戰略上攪亂對方的布局。

          知識產權糾紛對策:積極應訴,做好專利儲備

          首先,面對訴訟,企業應該積極應對,認真評估自身是否有侵權事實。以在處理專利糾紛經驗豐富的華為為例,每當被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的時候,華為往往首先予以反駁,進而發起反訴,屢屢借助知識產權的力量成功維權。

          初登國際市場的中國觸控IC公司科技,在面對新思在美起訴其侵權時,立即發布聲明,否認侵權并在美組建律師團隊,積極應訴。目前,在遞交對起訴其侵犯四件美國同族專利的無效申請后,再對新思公司七件專利提出無效請求。

          其次,自身過硬的知識產權儲備是專利糾紛中獲勝的砝碼。企業首先要提升專利布局意識,針對自主研發的技術提前開展專利布局,避免被他人抄襲;其次,公司在增加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要加強知識產權意識,針對核心技術加大專利布局力度,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專利戰略,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知識產權訴訟。

          據了解,Vanchip也是一家特別重視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研發IC設計公司,公司研發技術人員占總人數的近50%,至今已經有二十多項集成電路相關的專利申請及布圖設計專有權。在市場上也可以看到Vanchip正不斷推出高品質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專利戰: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除了打壓競爭對手之外,動輒上億美金的高額的賠償金,也是知識產權戰役得以延續的重要條件之一。普華永道發布的《2014美國專利訴訟研究陳述》統計,2009-2013年美國平均每起專利侵權訴訟的補償額為430萬美元。按照剛發布的信息marvell贊成為兩項專利侵權糾葛的息爭向卡內基梅隆大學(cmu)付出高達7.5億美元的代價。

          縱觀國際市場,三星、蘋果、IBM、愛立信等各領域一流企業,也常常深陷各類專利戰之中。其中,蘋果三星就經常兵戎相見。

          國際市場有自己的游戲準則,知識產權戰就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得以勝出的利器。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過渡,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遭遇到國際專利糾紛,剛剛踏出國門可能就面臨著知識產權訴訟。



        關鍵詞: IC設計 匯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晋中市| 涡阳县| 沧源| 喜德县| 秭归县| 广宗县| 永丰县| 吴桥县| 锦州市| 宁阳县| 沁阳市| 庐江县| 安乡县| 荔浦县| 南澳县| 沙洋县| 钟祥市| 临安市| 鸡泽县| 鹤庆县| 武隆县| 孙吴县| 麻阳| 卢氏县| 巴林右旗| 巴马| 德安县| 白沙| 长岛县| 墨竹工卡县| 壶关县| 晴隆县| 宁海县| 襄樊市| 饶平县| 西畴县| 综艺| 肥东县| 涡阳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