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和分布式計算迅速增長
1. Could you share your opinions on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reas that Maxim focuses on, such as sensor, control, and/or security?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089.htm智能傳感器、分布式控制和復雜的安全軟件是智能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因素。Maxim Integrated的芯片適用于諸多自動化系統和傳感器,因而我們對于自動化系統架構的演進如何支持工業IoT有獨特的理解。
制造業系統發展的關鍵趨勢是傳感器和分布式計算的迅速增長。
? 普適測量。傳感器及其接口的成本持續降低,使得制造商能夠對更多變量和數據類型進行追蹤。
? 分布式控制。將過程控制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移近至被控機器,打破控制瓶頸,提高生產吞吐率和靈活性。
智能制造業正在經歷工廠自動化傳感器領域數字IO-Link標準的爆發性增長。IO-Link協議是第一個開放的、低成本、點對點串行通信標準,基于全球標準化I/O技術(IEC 61131-9)。該協議適用于任何位置的PLC和傳感器以及/或執行器之間的通信。
Suhel Dhanani (Maxim Integrated工業與醫療事業部資深技術專家)
這種功能強大的點對點協議基于成熟的3線連接。理解IO-Link通信的最好方式是將其理解成傳感器領域的USB——非常容易使用和部署,并且能夠提供來自于智能傳感器的智能數據。
Maxim的技術能夠助力上述新型系統的發展。圖1所示的傳感器是Maxim認為至今世界上最小的IO-Link環境光傳感器,可以讀取顏色值并通過IO-Link連接發送信息。整個系統只有回形針大小。
圖1 小型IO-Link環境光傳感器
另外一個重要趨勢是這些外型日益縮小的工業自動化設備中的電源系統設計必須具備超高效率,因為系統無法承受額外的散熱。
Maxim憑借先進的工藝技術和創新設計提供品類眾多的電源調節器,可實現超高電源轉換效率(寬負載電流范圍內高于90%)。這些器件集成眾多分立元件,如FET、肖特基二極管等,提供超小占位面積的封裝。我們認為我們具備品類最全的同步電壓調節器——這類器件在工業系統中幾乎無所不在——在50mA至5A負載電流范圍內實現高于90%的效率。
2.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China’s smar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what do you think can further improve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據Gartner,物聯網(IoT)是2015最熱門的技術。與此相關的話題大多聚焦在消費類應用,如智能家居、車聯網和消費類可穿戴應用(如腕帶運動追蹤器)。然而,物聯網的工業分支(也稱作智能制造業)對于商業和社會經濟層面的潛在影響將最終超越消費類應用。智能制造業的變革將改變眾多產業,包括制造業、油氣行業、農業、礦業、運輸及保健行業。上述產業的總和占到世界經濟總量的近三分之二。
智能制造的本質意味著收集并利用機器和傳感器生成的大量數據,以優化生產運營。這將影響眾多系統設計,包括工廠車間的設備(系統)、通信集線器和控制器本身的設計。
3. Please introduce Maxim’s latest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solutions.
我們的微型PLC平臺(圖2)為演示Maxim面向工業物聯網開發的系統級參考設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該平臺實現了將整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這一工廠背后的大腦放置在您的手中(盡在您的掌握),有效縮小占位面積、降低功耗、加快數據處理速度。
該系統能夠處理并連接多達25路I/O通道:
? 四路模擬輸入、一路模擬輸出通道
? 八路數字輸入、八路數字輸出通道
? 四通道IO-Link模塊可連接四個IO-Link傳感器
上述功能在過去則需要一個標準的大型PLC才能實現。
圖2 Maxim的微型PLC平臺
將一個完備的PLC系統縮小至這種尺寸,需要大約50顆Maxim高度集成的模擬IC——集成I/O、轉換器、電源和信號調理單元。這些器件不僅具備超高性能,而且功耗和發熱極低,無需主動散熱,即可實現小外形尺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