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夏戀”or“革新情” 4號見分曉 夏普終將有歸宿
目前圍繞日本夏普公司,中國臺灣的鴻海集團和日本官民合作性質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正在展開最后的爭奪,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本周四,夏普將召開董事會會議,將會決定最后歸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6658.htm據稱,在2月4日的會議上,夏普董事會將會確定最終的合作伙伴,隨后,夏普也將公布液晶面板、家電等各項業務的重組方案。
1月30日,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日本大阪的夏普總部,和董事會成員進行了會談,鴻海也將收購報價提高到了6600億日元,相當于54億美元。
郭臺銘在鴻海集團的一個內部活動上表示,已經在30日向夏普董事會提交了收購要約,對于這一收購方案,鴻海很有信心。
鴻海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日本產業革新機構,這家機構擁有日本政府的部分背景(但并非政府旗下基金),過去曾經多次對陷入困境的日本實體產業進行救援和大重組。
根據之前媒體報道,在收購條件等方面,鴻海集團相比INCJ更具吸引力,但是在夏普內部,卻傾向于和INCJ合作。INCJ計劃向夏普注入3000億日元的資金,另外將要求夏普的兩家主要往來銀行,以債轉股的方式減少十幾億美元的債務。
按照INCJ計劃,夏普的所有技術都將保留在日本國內,其業務將會遭到“外科手術”重組,其中液晶面板業務將會和INCJ操控的“日本顯示器公司”進行合并。此外,INCJ也計劃收購東芝公司的家電業務,未來東芝和夏普的家電業務將會合并(據稱甚至包括日立公司家電業務)。
如果夏普液晶業務和日本顯示器公司合作,新實體將是蘋果屏幕產品的最大供應商。
另據報道,日本產業革新機構也曾經向鴻海集團提出,先由其注資操控夏普,隨后鴻海與新的夏普構建各種合作關系。
夏普在全世界被稱為“液晶之父”,在液晶面板領域擁有優秀的技術,因此一直是鴻海集團和郭臺銘計劃收購的目標。若干年之前,夏普業務陷入困境,鴻海集團曾計劃注資入股,但是合作計劃因為液晶技術分享等問題最終流產。不過,郭臺銘目前以個人旗下的公司,和夏普合資運營著位于日本的液晶面板制造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