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中國三大光伏首富之殤:從發家到“敗家”的興衰榮辱

        中國三大光伏首富之殤:從發家到“敗家”的興衰榮辱

        作者: 時間:2016-02-03 來源:華商韜略 收藏
        編者按:施正榮、苗連生、李河君,三個不同出身、不同做派、不同追求的人,卻因同一個行業——光伏——快速登上財富巔峰,又自由落體式地跌入事業谷底。我們看著他們起高樓,又看著他們的樓塌了。他們到底做了什么,錯在哪里,又留給我們哪些啟示?

          2000年,37歲的施正榮以“海歸”的身份回到國內,他想開發一個叫“發電”的項目。他對于這個項目很有把握,留學澳大利亞時師從“世界太陽能之父”、2002年諾貝爾環境獎得主馬丁?格林教授,并且于1991年以多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獲得博士學位。不過他沒有啟動資金,他的個人儲蓄只有40萬美元,而啟動項目需要800萬美元。因此,他必須找到一個財大氣粗的合作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6657.htm

          回國后,他就馬不停蹄地尋找這位貴人,目標主要鎖定為各地市政府。他先后拜訪了上海、山東、遼寧、浙江、江蘇等地的七八個城市,遇到管事人就講:“全世界太陽能技術第一流的專家就是我,給我800萬美元,我給你做一個世界第一大企業。”

          連吃閉門羹,一再被視為“騙子”,這并沒有阻止施正榮尋找貴人的腳步,而上天也終于為他打開了通天之門。

          2001年1月,在無錫市委的主導下,無錫小天鵝集團、山禾制藥、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以攤派方式籌集到600萬美元,與施正榮合創無錫尚德太陽能有限公司。施正榮本人則以40萬美元現金和作價160萬美元的技術入股,獲得了25%的股份。

          開始的三年,尚德雖然在技術上持續向好,但卻發展艱難。當時市場非常狹小,電價又太昂貴,施正榮帶著團隊一直苦熬著。

          2004年,隨著歐盟多國補貼發電,光伏電池市場井噴。尚德因為布局早、技術領先、規模夠大成為接單俠,開始了不可思議的高成長。



          ▲圖注:德國開啟了光伏市場

          2005年,施正榮謀求將尚德推向資本市場。此前,他在無錫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讓國有股東們在獲得幾倍至十倍以上的投資回報后退出。12月14日,尚德終于登陸美國紐交所,股價當天即從15美元漲到21.2美元,最高時上沖至80美元。而施正榮本人也從一個技術專家華麗轉身為“中國首富”,身價超越前一年的財富英雄榮智健和黃光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們一看光伏行業這么賺錢,蜂擁而入,一座座光伏園也在中國許多城市建立起來。這導致了兩個嚴重后果:一是人們紛紛爭奪原料多晶硅;二是同行開始狠打價格戰。

          爭奪多晶硅,很快就被擺上了施正榮的案頭。

          施正榮判斷,十年之內,多晶硅的價格不會跌破100美元/公斤,于是與全球十大硅片供應商之一的MEMC,簽署了一份為期十年、單價為80~100美元/公斤、總價值60億美元的硅片供應合同。此后,他又簽署了大約10億美元的類似合同。

          接下來的劇情就和差不多了,多晶硅價格暴跌,公司資產不斷被掏空。為了止損,尚德在2011年以2億美元的“分手費”,終止了這些倒霉合同。



          ▲圖注:多晶硅價格走勢圖

          除了這一決策失誤外,施正榮還犯了另一個巨大失誤。2007年5月,他計劃投資3億美元興建薄膜電池基地,以擺脫單純依賴多晶硅項目的局面。然而當多晶硅的價格從每公斤500美元跌到50美元以下后,他又叫停了該項目,并另投資26.8億元,將其改建為晶硅電池生產基地。一前一后,尚德損失了近5000萬美元,折合約3.5億元人民幣。

          到2011年,隨著歐盟對中國光伏企業展開“雙反”調查,尚德重虧的事實開始浮出水面,之后越發嚴重。2013年3月4日,尚德內部還上演了宮斗戲,施正榮被董事會罷免了董事長職務。3月13日,尚德又公告不日將關停美國亞利桑那州Goodyear組件工廠,而前不久它還關停了無錫尚德P2工廠。種種利空之下,3月14日到15日,尚德股價暴跌了38%,收盤價跌破1美元至0.67美元,市值僅剩1.5億美元。

          面對危局,國開行和無錫市委要求施正榮以個人資產做擔保拯救尚德,而施正榮拒絕了。



          2013年3月20日,無錫市政府緊急組成破產重組領導工作小組,接管尚德日常管理工作,以控制情況進一步惡化。

          如今,尚德經過破產重組獲得了新生,施正榮卻成為了一個遙遠的傳說。

          【三】李河君:看,那顆流星!

          與苗連生和施正榮相比,李河君是光伏行業的一個晚輩,但他搞出的動靜一點都不比前兩者小,其崛起與隕落的速度甚至更快。

          起先,靠經營水電站大發的李河君看不上光伏行業,他在2006年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時嘲笑光伏從業者,“你們成本這么貴,搞到什么年月是個頭啊。”

          不過到了2009年,他就改變了對光伏行業的看法,而且開始進入這一領域。



          ▲圖注:李河君

          與尚德、等晶硅發電項目不同,李河君所成立的漢能,從事的是薄膜發電項目。晶硅和薄膜是制造光伏電池的兩種原料,相對于晶硅而言,薄膜的技術門檻更高,應用尚不普及,從業者很少。但是,同行們又普遍將薄膜光伏視為下一代產品。尚德曾介入薄膜發電領域,但后來又因多晶硅價格暴跌而選擇了放棄,因為不劃算。



        關鍵詞: 光伏 英利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新密市| 东城区| 朝阳县| 天全县| 郧西县| 香格里拉县| 平谷区| 张家川| 阿合奇县| 墨竹工卡县| 手游| 潼南县| 太湖县| 高阳县| 江孜县| 曲阜市| 呼伦贝尔市| 股票| 巩义市| 彩票| 鄢陵县| 体育| 三明市| 青川县| 金塔县| 七台河市| 绥江县| 吉木乃县| 盖州市| 济南市| 武宣县| 曲水县| 丘北县| 石林| 双柏县| 祥云县| 丰都县| 新宁县| 南康市|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