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16年醫械行業將面臨“洗牌”嗎?
醫械行業的水“深、混”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6462.htm首先,不得不提到“回扣”問題。醫療器械的主要銷售渠道就是來自醫院,筆者也曾經為自己的父母在醫院購買過醫療器械產品,記得當時大夫推薦的是國外拜耳公司的產品,且當時為了父母的健康著想,自然會選擇“貴的”、“好的”,相信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都是一樣的思考方式。“回扣”這個“規則”時至今日依然存在,手術室的“紅包”也并未完全杜絕,作為廠商,在利益的驅使下,降低成本甚至不合規、不合格的操作自然會時有發生。

其次,不合格產品混進市場。不法商家為了逃稅和逃避監管,經常是送貨上門,而很多的醫療機構為了圖便宜,大量從不正規的渠道購進醫療器械產品,致使很多的不合格產品流入了市場,給監管帶來了很多的困難。還有一些產品,直接通過銷售人員銷售給容易上當受騙的人群,老年人成為了其主要攻擊目標,上當受騙的新聞幾乎隨處可見。
醫械行業會于此時重新洗牌嗎?
食藥總局管轄的食品和醫療器械,不知大家是否感覺到,近日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如“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檢出罌粟殼”,由此,再想想近日召開的“全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筆者在此猜測,食藥總局也許會借此次藥品注冊整頓之契機一同改革醫械行業。
雖說醫療器械其潛在的傷害,相對而言沒有藥品來的直接(當然了,不同級別的醫療器械當另論),但由于其入行門檻低、企業數量龐大、規模參差不齊等影響,如果不在某一個時機大力整治,是否會演變成如今藥品注冊數據造假成風的局面,這未嘗可知。而如今是否已經造假成風?這也很難不讓人加以懷疑。本月,總局公布了“全國醫療器械檢查員名單”,這算不算是大刀闊斧的第一步,相信在2016年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得到答案。
春節即將到來,筆者在這里期盼“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行業”在總局的“促發展、嚴要求”的監管之下,能展現出新的精神風貌,為我國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