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美國崛起 日本機器人的領先地位已搖搖欲墜

        美國崛起 日本機器人的領先地位已搖搖欲墜

        作者: 時間:2016-01-14 來源:騰訊網 收藏

          《金融時報》撰文稱機器學習和其他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最重要的技術,傳統的大國日本已遠遠落后于美國。硅谷公司有望定義的未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754.htm

          文章全文如下:

          2011年,地震和海嘯引起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機器人參與了事故處理工作,但這些機器人并非產自日本。相反,日本人不得不采用美國公司iRobot的機器人,美軍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雷區運用這類機器人。

          這次事件表明,盡管日本機器人享譽盛名,但日本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已不再穩固。適應復雜環境的機器人開始嶄露頭角。更重要的是,隨著機器人學習如何與人類互動,機器學習和其他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機器人技術。

          領先的日本機器人制造商意識到,如果僅僅照常運營,它們將無法維持優勢地位。 索尼計算機科學實驗室主管北野宏明(Hiroaki Kitano)表示,未來網絡化機器人將占據主導地位。早在1999年,北野宏明曾參與開發機器狗Aibo。

          美國在機器學習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這個優勢極大地提升了美國機器人開發者的自信。美國開發者同樣認為,日本在機器人領域的地位已經開始下滑。

          前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主管、iRobot聯合創始人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表示:“福島事件發生時,業界普遍有一種認識,那就是‘皇帝沒有穿衣服’(引自《皇帝的新裝》)。”

          日本已經意識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挑戰。日本機器人開發商Yukai Engineering首席執行官青木俊介(Aoki Shunsuke)表示:“我們不會在這個領域輸給硅谷。”Yukai Engineering正試圖為其家用機器人Bocco開發人工智能技術。

          

         

          美國研發機器人

          擬人機器人

          目前,日本的機器人領先地位依賴于兩點。一是日本自動制造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日經新聞調查顯示,2014年,在市場份額最高的五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中,3家制造商來自日本,發那科(Fanuc)位居3家日本公司之首。

          自動制造技術已經走出制造領域。例如,日本小松公司(Komatsu)利用美國無人機繪制建筑工地地圖,同時讓機器人控制挖土機和推土機。

          二是日本側重于擬人機器人開發。軟銀的Pepper是最新的擬人機器人產品,這款人形機器人可閱讀和回應人類的情感。自2015年發布以來,Pepper已連續7個月在開賣一分鐘內售罄。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預測,到2040年,全球機器人數量將會超過人口數量,達到100億部。

          由于擬人機器人的開發技術難度大,而且存在局限性,一些美國專家質疑這類機器人的價值。前斯坦福大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隆(Sebastian Thrun)懷疑,這類機器人難以形成規模龐大的市場。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台东县| 克什克腾旗| 玉溪市| 淮滨县| 礼泉县| 康马县| 弥渡县| 蒙山县| 济宁市| 嘉禾县| 聊城市| 寿光市| 和田市| 射洪县| 泰来县| 贵南县| 江西省| 杂多县| 襄城县| 乃东县| 黄骅市| 无为县| 云梦县| 浪卡子县| 耒阳市| 定西市| 青铜峡市| 东至县| 海宁市| 临颍县| 安福县| 祁门县| 南京市| 昌乐县| 灌南县| 保德县| 彰化市| 永胜县| 濉溪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