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日本電子是如何與我們漸行漸遠?

        日本電子是如何與我們漸行漸遠?

        作者: 時間:2016-01-05 來源:手機人民網 收藏
        編者按:長久以來,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都癡迷于技術的提升,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則,但在當下消費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技術的“超進化”被置于一旁。

          的walkman和PSP曾是多少人炫耀的資本,但不知何時起,、日立、任天堂這些日本電子業的驕傲消失在人們的眼前。而取代它們的是,iphone、三星、華為、小米等品牌的電子產品,到底是什么讓日本消費電子消失在我們眼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271.htm

          或許它們的消失,得從內外多重原因來分析。因為,既有日本消費電子廠商自身不思進取、內部爭斗嚴重、反應遲滯的原因,也與快速變遷、進化的大趨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011年日企陷“史上最虧年”

          過去40多年,日本一直被視為壁壘森嚴的市場。借助完善的產業分工,它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有數量龐大的企業,一度統治了全球計算器、電子表、MP3、相機、電視市場,在PC與手機領域,也曾具有強勁力量。

          但這驕傲的一幕,卻被日益深化的互聯網時代沖垮了。當美、韓、臺灣地區及中國開始全面適應這一熱潮時,日本固守著硬件地盤。這種固執帶來了慘痛的教訓。在2011年,日本三大電子企業——和松下相繼告知迎來巨虧。

          松下數據顯示,2011年4月至12月的九個月,凈利潤虧損3338億日元,上年同期則為盈利1147億日元。虧損創新高的不僅是松下。

          也公布稱,2011年出現自1912年公司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創百年之最。索尼2011財年第三季就虧損了917億日元,全年虧2200億日元。

          日立盡管扭虧為盈,但是在第三財季,凈利潤為342.8億日元,與上年同期的620.9日元相比大幅下滑45%。2011財年凈利潤為2000億日元,同比下滑16%。東芝第三財季虧損106億日元。

          雖然此前虧損一直是盤踞在全球家電企業上空的烏云,也不乏有飛利浦一類的世界級家電企業有過巨額虧損,但像日系家電企業這樣集體強勢虧損,行業還是比較少見。

          風云突變,電子行業快速變遷

          在日系企業虧損的這幾年,歐美、韓國、甚至中國電子企業一起重新瓜分了世界,這里面有一個重要的帶頭大哥就是iPhone智能手機,他和大量的“小弟”共同編織成了一張覆蓋全宇宙的移動互聯網,深刻變革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自然,也變革著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事實上,iPhone的橫空出世,干掉的不僅僅是諾基亞、黑莓、摩托羅拉等手機企業,更是全面沖擊了MP3、游戲機、照相機等相關產業,加之,APP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專業門檻,比如之前要制造一張美圖,需要攝影師花費大量時間去調節燈光、選擇景致、還要專業的后期制作,但現在有了智能手機和美圖秀秀,僅需要幾秒鐘就搞定了。

          總之,智能手機是近年來世界電子業里的一項革命,蘋果主導了這場革命,賺得盆滿缽滿,現金儲備高達2000億,真正意義上的“富可敵國”;而蘋果的第一跟隨者三星,也韜光養晦,成為韓國嘲笑日本的有力依據。而中國手機制造商也依靠快速的反應時間,多少分享了一些革命果實,向世界輸出了華為、中興、小米等不錯的品牌。

          而相比做產品出力不討好,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當下似乎更喜歡靠專利攫取利潤。有的是依賴專利授權創收,有的甚至是直接出售專利彌補公司運營的虧損。索尼就是依靠不斷的專利授權,來創造收入。而在去年,聯想正式購買NEC在全球多個國家申請的逾3800項專利組合,涵蓋大量3G/LTE移動技術和標準。

          過度依賴技術,不如擅長營銷

          只要保持足夠的表面噱頭,就能夠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真正隱藏于產品內部的技術創新,反而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在國內,擅長做技術真的不如做營銷。小米、魅族、樂視等消費電子品牌的強勢,都與營銷層面的多元化舉措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國內,很少看到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花樣營銷。還只是在做高大上的電視、互聯網廣告,根本沒有接地氣。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潮的來臨,讓傳統硬件制造的優勢快速衰弱,日本消費電子品牌賴以生存的基礎已然不復存在。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消費電子品牌對智能化的創新又不敏感,對銷售、營銷策略的調整不夠靈活,最終讓其敗給中國消費電子品牌。

          其實,仔細想想,日系企業的頹廢多集中于“終端產品”,但他們長期沉淀下來的技術能力,依舊幫助其獲得了大量的隱形冠軍。比如iPhone6配備的1300個電子部件中,有700個是日本制造;而在一些特殊領域,日本企業依舊活躍。

          日系企業隱形冠軍的存在充分地告訴我們:技術沉淀、嚴苛的品質理念永遠不會過時,即便這些不能保證日企長勝不衰,但足以讓他們的靈魂永存。





        關鍵詞: 索尼 夏普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临西县| 咸宁市| 连州市| 会宁县| 都江堰市| 横峰县| 海晏县| 乐山市| 左云县| 苍山县| 沙坪坝区| 石河子市| 湘潭市| 崇左市| 武山县| 类乌齐县| 磴口县| 闽侯县| 哈尔滨市| 安仁县| 隆昌县| 南平市| 永康市| 丰宁| 修文县| 凤台县| 五峰| 松滋市| 衡水市| 大荔县| 长乐市| 安龙县| 岳阳市| 滦南县| 台州市| 色达县| 搜索| 辽宁省| 廉江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