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能配電網的作用與意義
電力系統已誕生一百多年了盡管其電壓等級與規模與當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別但系統的結構與運行原理并沒有很大的變化。進入21 世紀面對當今社會與經濟發展對電力系統提出的新要求和計算機、電力電子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必要重新審視過去電網建設的模式探討未來電網的發展新方向而智能電網正是人們對這一問題思考、研究的結果。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正在給電力系統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538.htm配電網直接面向用戶是保證供電質量、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創新用戶服務的關鍵環節。在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配電網投資相對不足自動化程度比較低在供電質量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電力用戶遭受的停電時間95 %以上是由于配電系統原因造成的(扣除發電不足的原因);配電網是造成電能質量惡化的主要因素;電力系統的損耗有近一半產生在配電網;分布式電源接入對電網的影響主要是對配電網的影響;與用戶互動、進行需求側管理的著眼點也在配電網。因此建設智能電網必須給予配電網足夠的關注。結合我國配電網實際積極研發應用SDG技術對于推動我國配電網的技術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SDG將使配電網從傳統的供方主導、單向供電、基本依賴人工管理的運營模式向用戶參與、潮流雙向流動、高度自動化的方向轉變。
隨著我國SDG建設的進展將產生越來越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主要以下3 個方面。
1. 實現配電網的最優運行達到經濟高效
SDG應用先進的監控技術對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并優化管理降低系統容載比并提高其負荷率使系統容量能夠獲得充分利用從而可以延緩或減少電網一次設備的投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提供優質可靠電能保障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
SDG在保證供電可靠性的同時還能夠為用戶提供滿足其特定需求的電能質量;不僅可以克服以往故障重合閘、倒閘操作引起的短暫供電中斷而且可以消除電壓聚降、諧波、不平衡的影響為各種高科技設備的正常運行、為現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提供可靠優質的電力保障。
3. 推動新能源革命促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傳統的配電網的規劃設計、保護控制與運行管理方式基本上不考慮SER 的接入而且為不影響配電網的正常運行現有的標準或運行導則對接入的DER 的容量及其并網點的選擇都做出了嚴格的限制制約了分布式發電的推廣應用。
SDG具有很好地適應性能夠大量地接入DER 并減少并網成本極大地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大大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和碳排放量在促進環保的同時實現電力生產方式與能源結構的轉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