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配電網研發路線探討

        智能配電網研發路線探討

        作者: 時間:2012-11-07 來源:網絡 收藏

        全面覆蓋發輸配用和電力市場、含括一二次系統的智能電網,由于在發輸配用之間沒有必然的先后順序聯系,既可從上到下、也可從下到上進行研發實施。如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oulder,就是從供用電領域入手,于2008年3月率先建成全美第一個智能電網城市。智能電網中的配用電領域,通稱為網。由于以下幾個原因,從配用電領域入手搭建智能電網,日益備受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0866.htm

        1、智能電網有別于當代電網的幾個主要特征,均與甚至有的僅與配用電有關;

        2、智能電網的基礎,是發輸配用電各個結點之間電力和信息的雙向流動。因此,解決當前供需雙向互動的薄弱環節,自然成為首選;3、由于全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配用電領域技術創新的智能電器和智能電力交換設備不時涌現;4、在傳統電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智能電網,量大面廣的配用電,可通過充分發揮現有系統作用,優化投資,獲取較好的性價比。

        此外,我國由發改委所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所承擔的“中國智能能源網發展模式和實施方案課題”,已于2010年7月15日和8月5日分別通過內部評審和向國內外公開發布其研究成果,得到國際智能電網聯盟和國際電工委員會智能電網工作委員會等權威單位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并應邀作為國際智能電網聯盟理事會理事,參與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倡導以電力和燃氣為引擎,“標準先行、地方先動”(600多個市級單位)的智能能源網,勢必有力推動網的研發和實施。

        本文在闡述網研發特點的基礎上,將智能配電網的研發劃分為支持各種應用的支撐系統、表前表后當前今后的各種應用、以及集支撐與應用于一體的智能設備三個層次展開分析討論,試圖尋求一條既充分發揮當代電網現有系統作用、又跟蹤技術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研發路線。

        1、智能電網研發中配用電領域的特點智能電網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發輸配用電網絡,它監視控制每一個用戶和電網結點,保證電力和信息在所有結點的雙向流動,用以支持研發智能電網的各種應用,解決智能電網安全自愈和優質高效運行、大量分布能源和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入網管理和市場交易、以及供需互動的雙向服務等問題。智能電網是在傳統電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并繼承了許多傳統和新技術的應用。智能電網的研發領域及其和傳統電網的對應關系,如圖1所示。

        圖中,高級量測體系AMI:繼承與發展傳統AMR的各種應用,通過智能電表和通信、信息集成,實現供需之間電力和信息的雙向流動,支持表前電網側和表后用戶側的各種應用。

        高級配電運行ADO:繼承與發展傳統SCADA/DMS的各種應用,支持分布能源和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入網管理和市場交易,電網的安全自愈和優質高效運行,和供需互動的雙向服務。

        高級輸電運行ATO:繼承與發展傳統SCADA/EMS的各種應用,支持接入靈活交流輸電、高溫超導輸電等新系統元件,高壓集中發電和低壓分散發電的協調優化,事件啟動快速仿真決策、靈活分區故障隔離,避免或縮小大面積停電。

        此外,智能電網中的高級資產管理AAM,與AMI、ADO、ATO相集成,使用有關信息和控制,實現對資產規劃、建設、運行維護等全生命周期的優化管理。

        可見,智能電網研發領域中,和傳統電網重大不同且量大面廣的,都集中在配用電領域。即:用電領域智能電表與通信信息結合組成的先進量測體系AMI、及其表前表后各種應用,應對簡單受電網絡轉型為復雜有源網絡、大量分布能源和電動汽車充放電入網管理和市場交易的ADO,以及兩者共同支持的供需互動雙向服務等。

        考慮到智能電網是從傳統電網發展而來,因此,研發智能配電網時,應充分利用傳統電網的現有基礎,最大限度地優化投資,避免重復建設。為此,本文將智能配電網的研發內容劃分為實現電力和信息的雙向流動、支持各種應用的支撐系統,表前表后、當前今后的各種應用,以及支撐應用一體化的智能設備三個層次,在充分發揮傳統電網現有系統作用的同時,跟蹤技術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

        全面覆蓋發輸配用和電力市場、含括一二次系統的智能電網,由于在發輸配用之間沒有必然的先后順序聯系,既可從上到下、也可從下到上進行研發實施。如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oulder,就是從供用電領域入手,于2008年3月率先建成全美第一個智能電網城市。智能電網中的配用電領域,通稱為智能配電網。由于以下幾個原因,從配用電領域入手搭建智能電網,日益備受關注。

        1、智能電網有別于當代電網的幾個主要特征,均與甚至有的僅與配用電有關;2、智能電網的基礎,是發輸配用電各個結點之間電力和信息的雙向流動。因此,解決當前供需雙向互動的薄弱環節,自然成為首選;3、由于全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配用電領域技術創新的智能電器和智能電力交換設備不時涌現;4、在傳統電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智能電網,量大面廣的配用電,可通過充分發揮現有系統作用,優化投資,獲取較好的性價比。

        此外,我國由發改委所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所承擔的“中國智能能源網發展模式和實施方案課題”,已于2010年7月15日和8月5日分別通過內部評審和向國內外公開發布其研究成果,得到國際智能電網聯盟和國際電工委員會智能電網工作委員會等權威單位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并應邀作為國際智能電網聯盟理事會理事,參與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倡導以電力和燃氣為引擎,“標準先行、地方先動”(600多個市級單位)的智能能源網,勢必有力推動智能配電網的研發和實施。

        本文在闡述智能配電網研發特點的基礎上,將智能配電網的研發劃分為支持各種應用的支撐系統、表前表后當前今后的各種應用、以及集支撐與應用于一體的智能設備三個層次展開分析討論,試圖尋求一條既充分發揮當代電網現有系統作用、又跟蹤技術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研發路線。

        1、智能電網研發中配用電領域的特點智能電網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發輸配用電網絡,它監視控制每一個用戶和電網結點,保證電力和信息在所有結點的雙向流動,用以支持研發智能電網的各種應用,解決智能電網安全自愈和優質高效運行、大量分布能源和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入網管理和市場交易、以及供需互動的雙向服務等問題。智能電網是在傳統電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并繼承了許多傳統和新技術的應用。智能電網的研發領域及其和傳統電網的對應關系,如圖1所示。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智能配電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乌什县| 新宁县| 武功县| 江都市| 台中市| 神农架林区| 莱西市| 繁峙县| 彭泽县| 寿宁县| 自贡市| 鹤庆县| 棋牌| 丹阳市| 奉新县| 宁津县| 石狮市| 鄱阳县| 洛阳市| 宁蒗| 巴里| 广安市| 东至县| 花莲市| 美姑县| 淅川县| 巴彦淖尔市| 都安| 连平县| 阿拉善右旗| 大洼县| 福泉市| 永吉县| 青岛市| 芦山县| 迭部县| 中卫市| 兴城市| 泗洪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