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線路振動原因與防振措施的探討
目前國內對導線舞動的形成尚在研究中。架空線在運行中,能使導線舞動的力有三個:一個是風力,最大風速超過氣象區設計標準,或導線復冰時風速過大。第二是電動力,送電架空線發生電暈時,要消耗電能發熱,不僅增加線路電能損耗,而且嚴重時將導致導線和線路金具、絕緣子表面被燒毀,線路電暈放電使三相絕緣子閃絡造成相間的短路故障。第三是外力。
線路發生短路時,因流過很大的沖擊短路電流,會使導線間產生很大的電動力,也能使導線發生舞動,10kV配電線路也會發生舞動。例如涿鹿供電分公司,在110kV變電站10kV出線端,曾有4條10kV線路因在首段發生永久性短路故障,產生的電動力在短路點前側導線發生舞動,并在較大的檔距內(80m),使三相導線纏繞在一起,而且都是在氣溫較高風速很小的情況下發生的。
根據畢奧—沙瓦定律法:當線路發生三相短路時,三相導線流過的短路電流值相等且方向相同,中間B相受到A相和C相兩相導線電動力的吸引力,B相受到最大的電動吸引力,可以按下式計算:

作用在兩邊線(A相和C相)的電動吸引力,最大值可按下式計算:

兩相短路時,導線流過的短路電流相反,兩相產生的電動力相互排斥,其最大電動力可按下式計算:

線路開關能閘后,經0.5秒重合閘動作,開關再次合閘在故障點上,短路沖擊電流又使導線所受的電動力增大,其值就是把第一次最大的電動力Fmax乘上動態應力系數β=1.3,Fmax= Fmax×β(N)。導線在Fmax作用下,使導線振動增大,成為強迫振動,原有的振動頻率和強迫振動頻率很接近,導線就會發生共振,使導線的振幅值增大,且又有擺動,導線在吸引或排斥電動力的作用下發生舞動。嚴重時,使三相導線纏繞在一起。
2.2防止架空線舞動的技術措施
2.2.1覆冰
在嚴重覆冰地區,架空線在設計和選擇路徑時應注意到:
(1)要調查清楚已有的線路和植物等覆冰情況(冰厚、覆冰范圍)、季節風速、風向、覆冰類型,線路不要在覆冰嚴重地段通過。
(2)避免靠近河泊,且要求在結冰季節的下風向側通過,避免在山峰附近風口迎風面側通過,以免出現嚴重結冰現象。
(3)避免出現大檔距、高桿塔,盡量不采用導線重直排列的桿塔,宜采用三角式或水平排列的桿塔,導線垂直排列時,因在風速較大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混線。導線覆冰后需脫冰,當脫冰或不均勻脫冰時會使上、下層導線跳動,發生導線與導線、導線與避雷線混線。
(4)施工架線三相導線弧垂要求一致。因導線覆冰厚度不均,三相弧垂不同,垂直比載不同,大風時導線擺動頻率、振幅值不同,容易發生混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