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含分布式電源電網儲能技術綜述

        含分布式電源電網儲能技術綜述

        作者: 時間:2012-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6研究發展趨勢

        現階段,各種方法都不能完全兼顧安全性、高比功率、高比能量、長使用壽命、技術成熟以及工作溫度范圍寬等多方面的要求,各種技術發展還很不成熟,因此可大規模應用于中的儲能技術還有很大的研究前景和發展空間。

        (1) 研發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儲能電池:現階段成本過高是儲能技術大規模推廣運用的最大瓶頸,提高轉換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儲能技術研發的一個重要。

        (2) 各種儲能技術的綜合應用:由于各種儲能方法均存在著一定的缺點或者局限性,并且由于本身的固有特性對其進行改進又要付出實現難易度以及成本上的代價,因此對各種方法有機結合則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種方法的優點,實現能量和功率等方面的多重要求,并且可以顯著延長儲能元件的循環壽命,這也成為儲能研究的一個新熱點。

        (3) 儲能系統中應用的分析理論和方法:在充分理解含儲能裝置在的動態特性的基礎上,研究儲能裝置內部的復雜非線性電磁問題,以及儲能裝置和系統中元件之間的相互作用。

        (4) 研究有效的儲能系統控制策略:研究儲能系統和分布式系統綜合特性,穩態特性,暫態特性,充分利用儲能系統;提高傳統電源,新能源,負荷等數據數據共享,合理安排充放電時間,提高儲能系統利用效果。

        7 結語

        可以預見,未來電網定將會呈現出一個具有儲能環節的,以清潔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發電和輸電系統適度發展,用電安全性、靈活性和服務品質大幅提升,負荷調控系統合理配置,并輔之以高性能電力電子器件、柔性輸電、、需求響應、清潔能源高效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的全新發展模式[16]。然而,僅依賴對間歇式新能源的精確預測和控制水平提升,并不能從根本上實現該類能源的綜合高效利用。只有將分布式發電與儲能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性。因此,加快發展儲能技術,應作為未來電網的一個發展重點。

        參考文獻:

        [1] 第二屆儲能國際峰會開幕http://ex.bjx.com.cn/html/20120524/6372.shtml

        [2] http://www.escn.com.cn/2012forum/

        [3] 淺析國內外電池儲能技術發展現http://www.escn.com.cn/2012/0220/167382.html

        [4] 世界儲能技術發展動態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7076

        [5]發達國家飛輪儲能技術發展現狀http://www.cpnn.com.cn/js/201201/t20120116_394459.html

        [6] 李維思,史敏,肖雪葵.國內外先進儲能技術專利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2,3

        [7] 陳偉,石晶,任麗,等. 微網中的多元復合儲能技術. 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31(1):112-115.

        [8] 程士杰, 文勁宇, 孫海順. 儲能技術及其在現代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 電氣應用,2005, 24(4): 1-19.

        [9] 田軍,朱永強,陳彩虹. 儲能技術在分布式發電中的應用,電氣技術,2010年底8期.

        [10] 梅祖彥編著.抽水蓄能發電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11] Swider D J.Compressedair energy storage in an electricitysystem with significant windpowergeneration[J].IEEETrans on EnergyConversion, 2007, 22(1):95-102.

        [12] 印佳敏,吳占松.目前可行的熱能儲存技術之比較[J].節能術,2005,23(133):444-464.

        [13] 周林,黃勇,郭珂,馮玉. 微電網儲能技術研究綜述,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1 ,39(7),

        [14] 魯宗相,王彩霞,閡勇,等. 微電網研究綜述[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19):100-107.

        [15] 陳偉,儲能系統提高風力發電并網系統運行穩定性的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6] GARRITY T F. Getting Smart[J]. IEEE 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 2008, 6(2):38-45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集安市| 静宁县| 漳州市| 定日县| 通河县| 台中县| 肥西县| 岳阳市| 南华县| 古田县| 宁阳县| 英吉沙县| 互助| 蒙城县| 南溪县| 海南省| 华容县| 益阳市| 渑池县| 威信县| 仪陇县| 湖口县| 滨州市| 宣化县| 元江| 大邑县| 牡丹江市| 明光市| 临高县| 平陆县| 犍为县| 婺源县| 社会| 德兴市| 浦县| 阿拉尔市| 华池县| 广平县| 望都县|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