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化負荷特性 電力負荷管理與調荷技術之(二)
一、經濟措施
經濟措施是優化負荷特性的重要措施,主要通過電價杠桿來調整不同時段的供求關系,在保持綜合平均銷售電價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將銷售電價分解為類別電價,并在類別電價的基礎上實施分時電價,使用戶在時序性、經濟性、用電可靠性之間做出自己的選擇,以達到優化負荷特性、調整負荷曲線的目的。
我國現行電價分為照明電價、非工業電價、普通工業電價、大工業電價、農業生產電價、城鎮商業電價、差別電價、躉售電價、電網間互供電價等類別。其中部分類別可實施分時電價,且分時電價有擴大范圍的趨勢。當前分時電價主要有以下類型:
1.普通分時電價
2.居民分時電價
3.尖峰電價
4.可中斷電價
5.季節性電價
6.豐枯電價
7.電蓄冷負荷特惠電價
8.基本電價(又稱容量電價、需量電價)
9.差別電價
二、行政措施
行政措施是指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在國家法律、法規框架內,以行政力量推動負荷調整和優化用電方式的一種管理活動。主要內容如下:
1.組織用戶錯開上下班時間,以求日負荷均化;
2.組織錯開企業雙休日,以求周負荷均化;
3.降低部分城市過度的高標準、高耗電亮化水平;
4.建設和完善電網企業負荷管理系統;
5.城市、賓館、商場、寫字樓等集中空調實施制冷主機輪停技術;
6.推廣應用電蓄冷空調。
三、技術措施
在經濟激勵及政府的組織推動下,優化負荷特性的主要技術措施有三類:
1.電蓄能技術;
2.供電企業負荷管理系統及大中型企業能量管理系統;
3.廣義上還可以包括能源替代、均衡能源消費、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