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接頭發熱分析及防范措施
4.回路電阻測試儀在GW4-110/35隔離開關觸指發熱處理中的應用——對處理前的發熱部位進行接觸電阻后,解體隔離開關動、靜觸頭接觸部位的觸指和壓緊彈簧等部件并進行污物清洗和螺栓調換,對失去彈性的壓緊彈簧進行更換;打磨接觸面的氧化層和污垢,打磨時注意接觸面的平整,涂抹導電硅脂處理完畢后,用回路電阻測試儀檢查動靜觸頭的接觸電阻,確保隔離開關合閘后接觸良好;根據實際經驗,一般隔離開關接觸電阻在600μΩ以下,基本可以判斷隔離開關觸指接觸良好,若超過這一數據,必須繼續處理,直到達到這一要求。
變電設備接觸部位發熱,危害極大,嚴重時會造成設備損壞和對用戶供電中斷。因此對接頭發熱缺陷既要及時處理又要采取預防措施,從安裝或缺陷處理的源頭上采取措施,提高施工或檢修質量,對不同的發熱缺陷要接合具體設備和現場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結合實際經驗,建議采取如下預防措施:
1.對運行中出現的發熱缺陷,將發熱部位解體處理完畢后,用回路電阻測試儀檢查處理部位的接觸電阻,若接觸電阻在600μΩ以下,可以保證運行后不再發熱,否則需要進行處理到滿足要求。
2.對于新安裝的接觸部位,為確保各接觸面接觸良好,最好在全部安裝工作結束后對導電回路進行整體接觸電阻測量,以確定接觸是否良好,為設備投運后的安全運行打下基礎。
3.對不能進行接觸電阻測量的部位,例如:主變套管內部接線部位,要求設備投運后,及時進行遠紅外測溫,判斷內部接頭是否發熱;也可根據負荷、季節變換進行全面的遠紅外測溫,以確定整體接線是否良好,對發現的設備缺陷要進行及時處理,保證設備的運行安全。
4.通過對處理后的發熱接頭部位接觸電阻的測試,較好地解決了設備投運后接頭部位發熱的缺陷問題,從技術手段上預防了接頭部位發熱缺陷的產生。預防性試驗規程中雖然沒有要求對設備接觸部位測回路電阻,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測試接觸部位回路電阻是判斷接線可靠與否非常重要的一個試驗數據,是檢驗隔各接觸部位是否可靠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設備重復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
電氣設備接頭部位接觸不良不能直觀檢查到且在設備運行后比較常見,其對電網安全運行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小小的發熱有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或電網事故,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危害,降低設備接頭發熱故障率,除了加大設備改造力度、提高設備檔次外,還要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如紅外測溫儀、紅外線熱成像儀、接觸電阻測試等方法綜合判斷接觸部位是否接觸良好,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因接頭發熱而導致設備、母線事故的發生,真正把安全生產落實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