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一種多路輸出軍用車載電源的設計

        一種多路輸出軍用車載電源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19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7488.htm

        本文提到的是一種輸入輸出均為低壓大電流的雙路DC/DC開關電源。輸入電壓9~15V,輸出電壓2路:一路24V;一路5V。24V輸出又同時供給三路負載;輸入電壓又直接供給兩路負載,如圖1所示。

        圖1 電路框圖

        考慮到輸出獨立保護的要求,本電源采用了兩路獨立的電路結構,24V輸出功率較大采用Forward,5V輸出功率較小采用Flyback。

        下面就電路中一些特殊的設計做一些介紹。

        2 散熱器設計

        散熱方式是電源產品設計中首先需要考慮的部分,因為,它關系著電路設計中元器件的選取,PCB的設計等一系列問題。通常的電源產品都采用風扇冷卻,這樣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散熱效果。

        本文提到的,由于長期工作在震動和沖擊的環境下,采用風扇冷卻會影響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因此,采用自然冷卻的散熱結構。整個裝置的散熱器結構安排如圖2所示。功率半導體器件放在PCB板的背面并緊貼底板,直接通過底板散熱,底板采用厚鋁材料,整個裝置安裝在大鐵板上(裝甲車)。裝置的兩側用帶翼的散熱片,兼起支撐作用。這樣整個散熱器的安排不但能達到比較好的散熱效果,還可以充分利用PCB板的空間,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整個裝置的體積。

        圖2 散熱器結構

        3 三重過流保護

        由于是,對裝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所以,采用了三重過流保護,即微秒級保護、毫秒級保護及秒級保護。

        3.1 微秒級保護

        微秒級保護是指電源出現輸出過流或者短路時,在一個開關周期內就能進行保護。因為,通常開關周期都是設計為微秒級,所以,稱此保護為微秒級保護。具體的實施方法如圖3所示,峰值電流控制信號連到PWM芯片L5991[1]的腳ISE,當腳ISE的電壓大于1V時,L5991輸出就為低電平,從而關斷開關管。此保護在每個開關周期進行判斷,因此,反應速度比較快,用以保護瞬間的過流。

        圖3 電流峰值保護及恒流保護電路

        3.2 毫秒級保護

        毫秒級保護是指PI環的恒流保護,它的保護時間一般在幾十到幾百個開關周期,這里就稱它為毫秒級保護。由于取樣電流峰值保護是單周保護,穩定性不是很好,只能對過渡過程的過流進行有效的保護。因此,針對較長時間的短路或過流,在這里采用PI環的恒流保護還是很有必要的。圖3虛線框內為恒流保護電路,它利用峰值電流控制中的電流信號作為輸入信號,通過一個由D1R1C1組成的峰值保持電路和由運放組成的PI環節得到一個誤差信號,在變換器的輸出電流超過限定值的時候,該誤差信號就會控制PWM芯片的占空比,從而使輸出電流保持在限定值。由于D2存在,當輸出電流低于限流值時,該部分電路對占空比的控制不起作用。

        3.3 秒級保護

        秒級保護是指電路中的自恢復保險絲保護(自恢復保險絲的保護時間在幾秒以上),如圖1所示。當電路處于上述的恒流保護,如果時間過長會使裝置過熱,若按照過流保護來做熱設計會增加裝置的成本。因此,對于長時間(幾秒以上)的短路或過流,需要用保險絲進行保護。本裝置中采用的是自恢復保險絲,當負載恢復正常時,自恢復保險絲也能恢復到正常導通狀態。采用自恢復保險絲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裝置要求的每路負載獨立保護,當一路過流保護時,該路的自恢復保險絲斷開,其他幾路還能正常工作。5V那一路沒加自恢復保險絲是考慮到它本身就只有一路負載,可以通過微秒級和毫秒級實現保護,另外由于5V輸出電壓比較小,加上自恢復保險絲會影響其輸出調整率。

        4 RCD/RC雙重吸收

        反激變換器由于變壓器漏感的存在,當開關管關斷時,開關管的D-S兩端會產生比較高的電壓尖峰。這個電壓尖峰增大了開關管的電壓應力,同時又會產生電磁干擾,因此,必須采用吸收電路加以抑制。RCD吸收電路由于簡潔且易實現,在小功率場合是比較常用的。RCD吸收反激變換器如圖4所示。從圖6中可以看到,加RCD吸收電路以后,開關管D-S兩端的電壓尖峰大大地減少了,但是,同時也產生了新的更高頻率的振蕩,究其原因是變壓器原邊漏感與二極管的結電容諧振引起的。從電磁兼容考慮該振蕩必須加以抑制。改變RC,D的參數對新的振蕩的影響并不大,因此,需要附加其它電路來抑制,在開關管D-S兩端加上RC吸收電路在實驗中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圖5即為RCD/RC雙重吸收電路,圖7所示的是RCD吸收反激變換器和RCD/RC雙重吸收反激變換器開關管Vds的實驗波形。

        圖4 RCD吸收電路

        圖 5RCD/RC雙重吸收電路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高清| 彭泽县| 宜川县| 彩票| 汉寿县| 柯坪县| 东宁县| 邓州市| 台南县| 翁牛特旗| 广丰县| 罗源县| 沂水县| 长顺县| 济源市| 遂平县| 上虞市| 常熟市| 屏东县| 墨竹工卡县| 渝中区| 松潘县| 神农架林区| 鹤山市| 虞城县| 通河县| 苍溪县| 清丰县| 黑山县| 西安市| 庆云县| 济南市| 柘城县| 双辽市| 沅陵县| 华蓥市| 手游| 隆尧县| 丰城市|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