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基于加速度計的汽車動力學參數采集平臺設計

        基于加速度計的汽車動力學參數采集平臺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29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化程度不斷提高。安全、便捷、舒適、無污染、經濟性一直是工業和用戶追求的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在于的電子化和智能化,先決條件則是各種信息的及時獲取。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各種路況信息是非常復雜的。在行駛過程中可作為剛性特征體來考慮,將三軸放在被測車體的某個特征點上,就可準確地采集到該特征點運動過程中在x軸,y軸,z軸的三個加速度分量。結合車體總質量可以計算出車輛的瞬時受力情況;結合車輛即時速度,可以計算出瞬時功率。采集和計算出的運動參數等信息可以進行本地的控制處理。同時,本系統支持CAN總線接口,利用該接口,可以將得到的數據發送到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從而使本系統可以廣泛應用于汽車自動變速器,汽車安全氣囊(Airbag)、ABS防抱死剎車系統、電子穩定程序(ESP)、電控懸掛系統等方面。

        1 方案總體設計
        該采集平臺需要解決數據采集、計算及通信的問題,而且由于應用環境的復雜性,需要保證系統的抗干擾性及可靠性。系統硬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主控制器通過ADXL330采集三個坐標軸上的加速度分量,經過分析計算后提供給本系統直接應用或通過CAN總線提供給別的應用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7483.htm



        2 建立汽車運動模型
        汽車在路面上的運行環境是非常復雜的,受到的振動頻率分布很寬,一般情況下車輛的振動頻率范圍可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剛體運動:0~15 Hz;
        結構振動,板件共振:15~150 Hz;
        噪聲及嘯鳴:150 Hz以上。
        汽車典型的共振頻率范圍通常為:
        車身共振頻率:1~1.5 Hz;
        車輪跳動:10~12 Hz;
        座椅上的乘客:4~6 Hz;
        懸置的動力總成:10~20 Hz;
        結構共振頻率:大于20 Hz;
        輪胎共振頻率:30~50 Hz和80~100 Hz。
        在研究車輛的運動時,主要研究的對象一般包括車輛的運動速度、運動位移、瞬時加速度、瞬時功率、瞬時驅動力等。而以上各項參數,均可通過對被測點的算得出。車體在空間位置的加速度如圖2所示。


        車輛瞬時驅動力F=ma。其中,F為車輛的瞬時驅動力;m為車體總質量;a為運動加速度。
        速度。其中,v為運動速度;v0為初始速度;為加速度對時間的積分。
        瞬時功率P=Fv。
        ADXL330是一個三軸(x軸,y軸和z軸)模擬輸出的加速度傳感器,通過ADXL330能夠測量出任意時刻三個方向的加速度分量。通過測量得到的加速度分量可以計算出車輛的運行狀態,參數等信息。

        3 硬件設計
        3.1 電源設計

        汽車的用電設備所需電能有兩個來源:發電機和蓄電池,輸出的額定電壓為12 V。本設計中采用LM2575開關穩壓器和LM1117低壓差線性穩壓器將12 V輸入電壓轉換為5 V和3.3 V的供電電源。電源設計原理圖如圖3所示。


        LM2575是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生產的1 A集成穩壓電路,電壓輸入范圍寬為7~40 V,電流輸出最大可達1 A;同時內部有完善的保護電路,包括電流限制及熱關斷電路等。
        LM1117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其壓差典型值僅為1.2 V,輸出電壓精度高達±1%。輸出的3.3 V電源提供給主控制器使用,為保證電源系統的穩定性,輸出端需要添加一個10μF的鉭電容來改善瞬態響應和穩定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屯昌县| 丁青县| 莫力| 南溪县| 拉孜县| 祁门县| 嘉鱼县| 明水县| 潜江市| 云龙县| 黄大仙区| 盈江县| 南阳市| 咸宁市| 桦南县| 寿光市| 常宁市| 平阳县| 长治市| 富蕴县| 墨江| 普安县| 海丰县| 东阳市| 都安| 安龙县| 怀来县| 山阴县| 那坡县| 洮南市| 米林县| 嘉善县| 四会市| 乌鲁木齐县| 玉树县| 康平县| 长兴县| 读书| 任丘市|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