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充電規格:歐美提出獨自方案,日本以量產業績瞄
日本瞄準充電規格的事實標準,加強了對海外企業的公關活動。但海外各國也都根據本國國情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因此標準何時統一尚無法預計。日本的戰略是通過快速充電器的低價格化、以及在海外推廣電動汽車(EV)等來積累業績,強調日本產品的可靠性。日本要想使其普通的充電規格在將來也能使用,就需要提出與現行規格具有兼容性的新一代規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7399.htm
全球汽車廠商正在圍繞EV(電動汽車)充電規格的主導權展開競爭。
如果要符合海外規格的話,不僅難以獲得EV量產效果,而且還要投入大量時間和成本,按照各個國家及地區的規格反復進行安全試驗。包括日本在內,各國向國際標準化團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及SAE(美國汽車技術協會)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充電規格,目前還無法預計何時能夠統一。只有美國承認日本的普通充電規格。
日本廠商“無法等待海外規格確定之后再做行動”(三菱汽車)。從2010年底開始,除三菱汽車將向歐洲供應“i-MiEV”之外,日產汽車也將向海外銷售“綠葉”。
日本企業除了通過政府游說各國采用日本充電規格之外,汽車廠商則在向全球普及配備了日本充電規格的EV,力求由此成為事實上的標準。
日本提出的充電規格分為普通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普通充電以家用電源(AC100V/200V)為前提,電源輸出功率為數kW左右。如果是三菱汽車的i-MiEV,通過100V電源可用大約14小時充滿電,用200V電源可用大約7小時充滿電(圖1)。連接器配有模擬端子,在普通的家庭充電時不使用,而是設想在街道上的充電站充電時對個人進行認證。
圖1:日本提出的普通充電規格
由兩根電力線、一根接地線及兩個模擬端子構成。照片上的是三菱汽車“i-MiEV”的充電連接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