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WLAN無線Mesh網絡測試床的設計與實現
2 一種新的Mesh測試床
2.1 測試床規劃
根據測試床設計的可重復、可擴展性、靈活性和可靠性原則,結合WMN自身特點,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Mesh網絡測試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608.htm
2.2 功能子網的設計
平臺由三大功能子網組成,各自的網絡規劃如下:
a)Mesh骨干網:骨干網通過交換機連接到外網,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由于骨干網本質上是一個Ad-hoc網絡,因此每個骨干網節點的無線網卡模式均為“Ad-hoc”。
b)客戶端網絡:傳統的WLAN網絡,移動客戶端節點就是普通的移動終端,它們連接在AP節點上,與AP節點處于同一個子網中,通過AP的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功能獲取IP地址后方可通信,通過Mesh骨干網訪問外網。依據WLAN的中心主從網絡特性,AP作為接入點,無線網卡的模式為“Master”,移動客戶端節點的無線網卡模式均為“Managed”。
c)Mesh骨干網與客戶端網絡的連接網絡:Mesh骨干網與客戶端網絡作為獨立的兩個網絡,只有通過一定的方式將二者連接起來才符合無線Mesh網絡的核心思想。
在此引入第三大功能子網(圖3矩形框內所示),即兩臺PC分別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并啟用PC自帶的有線以太網卡。其中一臺PC的無線網卡實現AP功能,稱為“AP”,另一臺PC的無線網卡實現MP功能,稱為“MP”,然后用一根網線連接兩臺PC的有線網卡接口,使二者結合成完整的MAP節點。這種方案彌補了單一節點模擬MAP的不足,表現在:
a)網卡選擇:兩塊無線網卡安裝在不同的節點上,節點間距離可以調整,因此在網卡的選擇上有較大的自由度。不用考慮同頻干擾,即使網卡完全相同也可正常使用。
b)節點故障處理:由于MAP的AP功能與MP功能被分解到獨立的兩個節點上,較容易進行故障點的判斷,故障處理簡單,即使需要對設備進行更換,成本也相對較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