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窗保溫性能檢測裝置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3.2串口通信
輔助線程的主要工作是PC通過串口采集下位機數據,PC機的Windows操作系統不提倡應用程序直接控制硬件,而是通過Windows操作系統提供的設備驅動程序來進行數據傳遞。基于上述特點,結合本系統多串口通信的特點,使用Visual C++6.0集成開發環境下封裝好的串口類CSerialPort來設計串口通信。本系統使用兩個串口,串口3用于與功率計之間的通信,串口4用于與巡檢儀及溫控儀之間的通信。
從機通信協議以巡檢儀為例簡述如下:波特率設置為2 400 bit/s,幀格式為1個起始位,8個數據位,1個停止位。巡檢儀采用ASCII碼傳輸,其下傳命令幀格式如表1所示,儀表返回數據幀如圖4所示。每個通道的測量值為16位二進制,最高位為測量值的符號標志位,1為負,0為正。接收到返回數據后,在程序中按照協議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

使用CSerialPort類實現雙串口通信,先要在對象所有者窗口類頭文件(.H)中聲明兩個CSerialPort的對象,然后調用該類的InitPort函數(主要完成串口號選擇、波特率設置等串口的初始化設置),并啟動監視串口的工作線程。之后串口接到數據后,會以消息的形式發送到串口的所有者窗口中,只要在該窗口中加入對這些消息的響應即可。
數據發送可以使用CSerialPort::WriteToPort(char*string)函數,鑒于本系統中的通信協議都采用BYTE數據類型進行傳送,故把該函數修改為Serial-Port::WriteToPort(BYTE bWriteBuffer[],int nWfite-BufferSize),bWriteBuffer[]為要發送的數據,nWfite-BufferSize為要發送的字節個數。
數據接收需要添加消息響應函數,首先要在對象所有者窗口類頭文件(.H)中加入串口接收的響應函數聲明。由于沒有自動的消息映射機制,必須在消息映射機制的標志處手工添加:

然后在該窗口類的CPP文件中添加消息映射:
ON_MESSAGE(WM_COMM_RXCHAR,OnCommunication)
最后加入消息處理函數OnCommunication,在其中進行相應的接收數據處理即可。
3.3其他部分
系統除了基本測試功能的設計外,還增加了數據存儲、歷史數據的查詢、檢測報告的打印等功能。
3.3.1數據庫
ODBC(開放式數據庫連接)為不同的數據庫資源提供一個標準接口,是目前Windows應用程序中應用最廣泛的數據接口,已經成為工業標準。為了方便ODBC使用,MFC針對ODBC原始的簡單的函數型API,建立了一些抽象類:CDatabase、CRecordset和CRecordView,分別用來支持數據庫、記錄集和記錄視圖。MFC的ODBC類與數據庫的關系如圖5所示。

本系統數據庫中建立了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和檢測結果3張表,故相應用到3個CRecordset的派生類,通過這些派生類的對象調用類中的成員函數,即可進行數據的添加、編輯、刪除、查詢等操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