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窗保溫性能檢測裝置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建筑耗能數量大,比例高,發達國家建筑用能比例一般為全國總能耗的30%~40%,所占能耗比重很大。在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7.6%,而民用建筑能耗中住宅能耗占60%。與之對應,建筑節能潛力巨大。
建筑節能,冬季建筑外窗散熱是一個大問題。國家標準《建筑外窗保溫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8484D2002),要求檢測建筑外窗的傳熱系數,判定建筑外窗的保溫性能等級。檢測標準中采用的檢測設備如圖1所示。

該裝置是基于穩定傳熱原理,采用標定熱箱法檢測窗戶保溫性能。試件一側為熱箱,模擬采暖建筑冬季室內氣候條件,另一側為冷箱,模擬冬季室外氣候條件。在對試件縫隙進行密封處理,試件兩側各自保持穩定的空氣溫度、氣流速度和熱輻射條件下,測量熱箱中電暖氣的發熱量,減去通過熱箱外壁和試件框的熱損失,除以試件面積與兩側空氣溫差的乘積,即可計算出試件的傳熱系數K值(K值為在穩定傳熱條件下,外窗兩側空氣溫差為1℃,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傳熱量以W/(m2?K)計。試件傳熱系數K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Q為電暖氣的發熱功率;M1△θ1為熱箱外壁的熱損失;M2△θ2為試件框的熱損失;S?Λ?△θ3為填充板的熱損失;A為試件的面積;△t試件兩側的溫差。
2系統硬件結構
國標中要求熱箱空氣溫度的設定范圍為18℃~20℃,冷箱空氣溫度的設定范圍為-19℃~-21℃,所以裝置中需要兩臺溫度控制儀表,分別用來控制熱室和冷室內的溫度。另外,檢測過程中需要用到多個溫度測點的溫度值和電暖氣的加熱功率,故裝置中還需要一臺32路溫度巡檢儀表和一臺功率計。以上智能儀表作為整個測控系統的從機部分,主機部分為通用微型計算機,兩者通過半雙工RS-232/RS-485標準總線接口通信,采用雙絞線進行信號傳輸。在這種系統結構下,作為下位機的智能儀表完成測量控制功能,便于快速構造系統并保證測控精度。
由于從機部分的儀表較多,并且通信協議和通信接口不一致,故系統采用多串口通信。功率計為RS-232接口,故單獨為其分配一個串口;32路溫度巡檢儀和兩個溫度控制儀為RS-485接口,而PC一般只有RS-232接口,需要RS-232/RS-485接口轉換器。系統的總體硬件框圖如圖2所示。巡檢儀按國家標準外接的溫度傳感器采用銅一康銅熱電偶,要求的溫度測點很多,所以同類溫度測點的熱電偶可以并聯。具體裝置尺寸及材質、熱箱外壁和試件框熱流系數標定、試件框的面積劃分、溫度測點的分布、熱電偶的篩選和校驗等詳細要求請參見有關國家標準。

3系統軟件結構
系統軟件總體框圖如圖3所示。它充分利用了Windows系統允許多進程、多線程的編程特點,開辟了兩個線程;還利用了VC++的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把有關的數據結構及其操作完全封裝類中。系統主要實現的功能有下位機數據采集、主界面顯示、實時曲線顯示、數據存儲、歷史曲線顯示、檢測結果測定、檢測報告和歷史報告記錄的瀏覽及打印、數據庫清理及維護等。

3.1多線程
系統軟件的進程分成兩個線程:主線程(用戶界面線程)和通信線程(輔助線程)。主線程定時啟動通信線程,通信線程執行完一次通信任務后掛起。主線程能夠提供界面和用戶交互,通常用于處理用戶輸入并響應各種事件和消息,而通信線程主要用來進行上位機與下位機之間的通信。主線程由AppWizard生成,下面主要介紹通信線程的設計。
要創建一個線程,需要調用函數AfxBeginThread。該函數因參數重載不同而具有兩種版本,分別對應輔助線程和用戶界面線程。無論是輔助線程還是用戶界面線程,都需要指定額外的參數以修改優先級、堆棧大小、創建標志和安全特性等。函數AfxBeginThread返回指向CWinThread類對象的指針。同樣,在CMain-View的構造函數中調用AfxBeginThread函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