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CMOS技術設計智能探測器研究

        基于CMOS技術設計智能探測器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3-12 來源:網絡 收藏

        在實踐上,我們根據圖2、圖3所示的原理,使用開關電容技術實現了低噪聲、高讀出速度的智能電路設計。由于篇幅所限,具體電路結構本文不再贅述。具體的測試結果見本文第5部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4329.htm

        4 工藝設計

          本電路采用1μm準雙阱硅柵工藝制造,部分基本結構如圖4所示。我們力求在標準工藝的基礎上做少量修改,保證在不影響正常工藝步驟的情況下,加入少量幾個工藝步驟,在同一芯片上,制備出高性能光電二極管。與常規工藝相比,主要有如下特殊之處:

          (1)P阱版

          在電路區,與常規的P阱版沒有差異。對光電二極管,本次P阱注入形成保護環和接觸區。

          (2)N阱版

          在標準CMOS工藝中,不必進行這次光刻,只要對整個硅片進行大面積注入即可。但是,對于智能工藝,由于存在光電二極管區,因此不能進行這樣處理。我們在P阱注入后再加入一塊N阱版,擋住光電二極管區,只對電路區進行注入,這樣,就達到了分別優化的目的。

          (3)P阱場注和有源區注入

          這次光刻是利用常規CMOS工藝的P阱場注形成光電二極管的有源區注入,該步驟有待于優化。

          (4)P+注入

          如圖4所示,本次注入在形成電路的P+區的同時,還對光電二極管的接觸區進行了P+注入,以形成良好的接觸。

          (5)孔版

          常規CMOS工藝一次即可刻出接觸孔,但對光電二極管,不但要刻接觸孔,而且還要刻掉光電二極管光敏面上的LPCVD層,因此,如3.1節所述,我們使用“孔版”和“孔和有源區版”來達到此目的。第一次光刻接觸孔和光電二極管的有源區,腐蝕掉LPCVD層,第二次光刻所有的接觸孔,腐蝕掉氮化硅層和二氧化硅層。



        關鍵詞: CMOS 探測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奉贤区| 全椒县| 常宁市| 云和县| 若羌县| 五莲县| 武定县| 枞阳县| 虞城县| 西盟| 临安市| 宁明县| 白玉县| 道孚县| 万盛区| 和平区| 澄迈县| 富民县| 清镇市| 绥阳县| 德化县| 突泉县| 新绛县| 昌黎县| 习水县| 上饶县| 满洲里市| 岚皋县| 峡江县| 台南县| 蕉岭县| 左云县| 资中县| 静乐县| 东阿县| 岑溪市| 筠连县| 克拉玛依市| 青浦区|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