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FPGA和DSP直接控制硬盤實現存儲控制的方法
傳輸40M數據結束后,主機將根據傳輸的扇區數填寫FAT表,判斷硬盤空間是否小于200M、已儲存的文件數是否大于256,如果為真則再次存儲數據時將使用下一個磁盤分區。
4 硬盤操作控制流程
我們一般習慣稱硬盤接口為IDE接口[3],對硬盤的操作如讀寫扇區,發送命令等都是通過讀寫寄存器來完成的,每向硬盤發送一組命令后都要讀取狀態寄存器中的信息,通過狀態寄存器的值來判斷硬盤是否已經執行完所發送的命令。
4.1 硬盤啟動操作
硬盤加電后應先將硬盤復位,硬盤復位方式有三種,本設計采用的是將SRST置1,當SRST被置1后硬盤立即復位,這時應至少等待2ms才讀取Status register。如果Status register的值為80h,則表明硬盤已完成復位。硬盤啟動流程見圖2。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1820.htm
圖2 硬盤啟動程序流程圖
圖3 扇區讀寫操作程序流程圖
4.2 扇區讀寫操作
首先應向硬盤發送命令參數,將要讀寫的扇區數目寫入Sector count register,將扇區的邏輯地址寫入LBA High register、LBA Mid register和LBA Low register,將要接收命令的設備號寫入Device register。流程見圖3。
LBA=(柱面編號×磁頭數+磁頭編號)×扇區數+扇區編號-1
將命令READ SECTOR或WRITE SECTOR寫入Command register后,在400ns內Status register的值并不可靠,所以需等待400ns才能讀取Status register,這段等待時間可以通過讀取Alternate Status register和Error register度過,讀取的數值應被丟棄。當狀態寄存器的值為58h時,表示硬盤已經可以從Data register接收或傳輸數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