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危險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開發方面,選擇了Java語言和J2EE架構,可以有效地保證系統的跨平臺可移植性、可伸縮性和可擴充性。
3.2 總體框架設計
按照危險源管理WebGIS系統的業務需求及功能需求,系統的體系結構見圖2。系統采用分布式B/S計算環境中,用戶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即可使用這個系統,,在應用服務器、WebGIS服務器及數據庫服務器之間通過千兆以太網和TCP/IP協議進行通信,實現分布式環境中的地圖服務和數據共享。[3]
3.3 數據庫設計
危險源系統數據庫設計成空間數據庫和業務數據庫。
3.3.1 空間數據庫設計
系統的空間數據主要以該地區1:5萬電子地圖為基礎地圖,對于圖形數據,系統采用SuperMap的SDX+引擎來管理,各個圖層均通過SDX+存儲在Kingbase ES數據庫中,見表1所示。
表1 空間數據庫主要內容
名 稱 | 具體內容 |
普通圖層 | 反映水系、村莊、機關、學校、 工廠、注記等輔助信息 |
區域圖層 | 反映不同鄉鎮區域的空間分布情況 |
道路圖層 | 反映國道、省道、鐵路、高速公路 等交通情況 |
危險源分布圖層 | 反映危險源空間分布情況 |
3.3.2 業務數據庫設計
系統的業務數據表見表2所示。業務數據采用與空間數據庫有機關聯的關系式數據庫結構設計,與應用圖層掛接關聯,方便與對業務數據進行GIS相關的查詢。
3.3.3 業務數據庫與空間數據庫關聯
系統空間數據庫采用SuperMap的SDX+引擎,該引擎采用關系型數據庫來進行空間數據的存儲與訪問。針對每個空間矢量圖層,都有SmID的字段進行標識;針對一個矢量圖層的不同要素,分配不同的SmID的值,這樣,可以保證每個矢量要素都有唯一的SmID。
系統業務數據庫的設計利用SmID的唯一性,為每個危險源定義了唯一的編號ID,通過SmID和ID的唯一值關聯關系,從而實現了業務數據庫與空間數據庫的關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