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自適應譜線增強系統設計

        基于FPGA的自適應譜線增強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7-14 來源:網絡 收藏
        3 系統結構
        ALE系統總體包括:模/數轉換、核心處理、片外RAM、電源等。前端采用TLC5510完成模擬信號的采集,并以數字信號的形式傳遞給。部分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其實現模/數轉換器時序控制、內部數據緩存FIFO、片內時鐘合成、增強算法以及片外RAM控制。經過增強后的數據存入片外RAM芯片CY7C1021V。電源提供整個系統需要的3.3 v和5 V以及TLC5510的參考電壓。系統結構如圖4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1647.htm


        TLC5510是TI公司的高速模/數轉換器,可以用于視頻處理、高速數據轉換等領域,它的轉換速率達到20 Mb/s,采用高速AD芯片是為了與FPGA的高速處理能力相匹配。EP2C8F256C6是Altera公司的生產的CycloneⅡ系列的FPGA,片內具有162 Kb的片內存儲器和36個18×18 b片內乘法器,可以用于實現復雜數字信號算法。片內存儲器基于流行的M4K存儲器塊,可以支持廣泛的配置方式,包括RAM,ROM、先入先出(FIFO)緩沖器以及單端口和雙端口模式等。片內乘法器是低成本數字信號處理(DSP)應用的理想方案。這些乘法器可用于實現通用DSP功能,如有限沖擊響應(FIR)濾波器、快速傅里葉變換、相關器、編/解碼器以及數控振蕩器(NCO)。EP2C8F256C6提供高級外部存儲器接口支持,允許開發人員集成外部單倍數據速率(SDR)、雙倍數據速率(DDR)、DDR2 SDRAM器件以及第2代4倍數據速率(QDRⅡ)SRAM器件。片內具有時鐘管理模塊,利用PLL實現片內時鐘合成,使數據處理速率遠高于信號采集速率,以滿足實時性要求。在FPGA內部首先實現TLC5510的采樣控制,采樣信號先要存人片內FIFO,當每次ALE算法迭代完成后,取出FIFO中的數據,更新處理數據。需要處理的數據經過信號延遲處理和LMS自適應濾波算法后得到增強的信號。片內時鐘合成模塊為系統提供時鐘信號,利用片內PLL對晶振時鐘倍頻和分頻。為片內提供600 MHz時鐘和片外TLC5510以及RAM提供10 MHz時鐘。為了保證數據精度,經過ALE處理后的數據以16位二進制數字信號輸出。片外存儲器選用64K×16 b靜態RAM芯片CY7C1021V,它的讀/寫控制時序也由FPGA實現。
        3.1 TLC5510的控制
        TLC5510是8位高速模數轉換器,以流水線的工作方式進行采樣,在每一個時鐘周期啟動1次采樣、完成1次采樣,采樣在時鐘下降沿進行,經過2.5個時鐘周期后輸出轉換結果。設計中根據采樣時序,用狀態機來描述采樣控制過程,實現了采樣的控制。實現狀態交替的VHDL代碼如下:

        3.2 采樣信號延遲
        為了實現延時,FPGA片內開辟了3個緩沖區,分別是輸入、時延、權值緩沖區。采樣后的數據首先存入片內數據緩存FIFO,進入待命狀態。時延緩沖區實現△長度的時延,權值緩沖區儲存權值。其中,時延緩沖區和輸入緩沖區地址是連續的。時延緩沖區的長度由延遲△決定,輸入緩沖區和權值緩沖區的長度由權值的維數決定。緩沖區的實現是在VHDL語言編寫的程序中定義存儲數據的向量,這些數據向量的數據類型定義如下:

        其中:ARRAY_N1BIF定義的是濾波器參數向量的數據類型;ARRAY_N1BITX定義的延遲后信號向量的數據類型;ARRAY_N1BIT定義的是輸入信號向量的數據類型;ARRAY_N2BIT定義的是譜線增強后信號向量的數據類型;W1是采樣數據的寬度,這里為8;Delay是延時長度;L是濾波器階數。

        fpga相關文章:fpga是什么




        關鍵詞: FPGA 譜線 系統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瓮安县| 上杭县| 临沧市| 同仁县| 禹城市| 佛坪县| 象山县| 德安县| 辰溪县| 邢台市| 西丰县| 睢宁县| 广灵县| 临潭县| 阳东县| 德清县| 额尔古纳市| 密山市| 汶上县| 西城区| 若尔盖县| 华容县| 武宁县| 三原县| 蕉岭县| 乌拉特后旗| 新乡县| 客服| 孟州市| 潞西市| 铁岭县| 凌云县| 柏乡县| 丹阳市| 沅江市| 来凤县| 扬州市| 仙居县| 平遥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