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NET仿真平臺的MANET路由協議性能分析
3.2.2 分組投遞率
圖3、圖4中橫坐標為仿真時間,縱坐標為發送的RREQ分組數,單位為個。圖中仍然是灰線表示DSR協議的性能,黑線表示AODV協議的性能。由上述可知,DSR為源路由方式,AODV為逐跳轉發分組方式。由以上兩幅圖可以知道,兩種場景下AODV協議發送的RREQ數均大于DSR協議,即逐跳轉發分組方式的路由開銷大于源路由方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1067.htm
因此,盡管AODV協議更適用于節點數較多的網絡,但在AODV以洪泛方式尋找路由的過程中,所發送的路由請求分組隨著節點數的增加以幾何方式增長。隨著節點數由13增加到30,也可以看出,AODV協議發送的RREQ分組數迅速增加。因此,AODV洪泛的方式導致的開銷過大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3.2.3 端到端的平均時延
圖5、圖6橫坐標為時間軸,表示仿真時間;縱坐標表示端到端時延。其中,黑線為AODV端到端時延,灰線為DSR端到端時延,可以看出當節點數為13時,DSR的延遲比AODV稍大,但差別不大。當節點數增大到30時,AODV的延遲稍大于DSR的延遲,差別同樣不大。即除了仿真開始的最初一段時間以外,兩種協議的端到端時延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同樣,對比圖1、圖2可知,延遲主要集中在仿真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圖中主要集中在2 min內)。隨后的時間可以看出,在不超出網絡負載的情況下,系統的平均端到端時延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數值。說明DSR協議和AODV協議的性能均比較穩定。
4 結語
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節點數的場景可以知道,當節點數較少時,AODV協議的性能明顯優于DSR協議,但AODV協議的開銷比DSR協議要大。當節點數增加,DSR協議和AODV協議的路由發現時間均減少,即隨著節點數的增加,以上兩種協議的路由尋找速度均有下降,但AODV協議收斂更快,更適用于節點數較多,運行時間較長的網絡。因此,AODV協議是更適用于AdHoc網絡的路由協議。但同時,節點數的增加也會使AODV協議的路由尋找時間增加,開銷迅速增長,從而導致網絡的負載加重,因此,如何減少AODV協議的路由開銷,降低協議的路由尋找時間將是AODV協議的重要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