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函數信號發生器與計數器設計
1 引言
工廠計量部門、科研院所、大學物理實驗室使用函數信號發生器和計數器計量、維修、實驗和教學,但大多是把函數信號發生器和計數器作為兩種儀器,為了方便科研教學,合二為一,把函數信號發生器與計數器設計成一臺儀器。
2儀器設計
圖1是具有函數信號發生器和計數器的儀器電路結構框圖,它是由ICL8038函數發生器、方波輸出接口、三角波輸出接口、正弦波輸出接口、1秒閘門單穩態開關電路、1 Hz振蕩器、十進制計數器、微分器、單穩態控制音頻電路、音頻振蕩器、電源電路組成。
![]() |
2.1 1 Hz振蕩器
振蕩器E1是由NE555、VR1、R1、R2、C1、C2組成的自激多諧振蕩器,在電源接通的瞬間,C2電容電壓未突變,E1的2引腳處于低電平,使E1的3引腳和7引腳電壓處于高電平,3引腳的高電平電壓通過R1和VR1對C2允電積分,當積分到E1的6引腳復位電平時,振蕩器復位,使7引腳和3引腳電壓處于低電平,這時電容C2上的電壓通過VR1和R1對3引腳放電,當C2電壓放電到2引腳的閾值電壓時,E1翻轉使7引腳和3引腳變為高電平,這樣完成了一次振蕩。該振蕩器輸出脈沖通過K1波段開關的1檔送給計數電路計數,發光二極管D1和R3用于指示振蕩信號輸出。
2.2十進制計數器 十進制計數器電路由BCD碼可預置數、可逆計數,BCD七段鎖定譯碼驅動和LED七段顯示數碼管組成5位十進制計數器,如圖2所示。BCD碼可預置數、可逆計數,采用CD4510和CD4511集成電路,CD4510B的6、11、14、2引腳作為BCD碼(8421碼)輸出到CD4511B的7、1、2、6引腳;計數脈沖信號山15引腳通過E1和K1的一檔輸人,CD4510B的10引腳接加、減選擇開關K4,高電平為加法計數,低電平為減法計數,第5引腳是進位輸入,第7引腳是進位輸出,當低位計滿10后向高位計數器輸入一個進位數脈沖信號。CD4510B的1引腳接預置數選擇開關K3,當其為高電平時,可以用BCD碼通過第3、4、12、13引腳輸入預置數,K3置低后,由15引腳CLK輸入的脈沖數,存該預置數上進行加減。
CD4511B的BCD七段鎖定譯碼和驅動器的7、1、2、6引腳接收CD4510B輸出的BCD碼,經該電路譯成七段顯示碼,并驅動FR105七段LED數碼管,顯示記錄的十進制數值。設置一個預置數,該數為1~99 999,然后存此數基礎上倒計數。如果不沒預置數,可用復位開關清零,從99 999倒計數。AN2是復位開關.高電平時復位CD4510B的9引腳。該計數器采用5V供電,其VSS端與公共地相連。該計數器有3個輸入信號端,第一個輸入信號通過K1波段開關的1檔接入E1的脈沖信號;第二個信號通過K1波段開關的2檔,接收來自ICL8038的脈沖信號;第三個輸入信號通過K1波段開關的3檔接入外部脈沖信號。
2.3微分電路
計數器從0開始計數,當計數到100時,CD4510B的11引腳和2引腳輸出高電平,兩信號的高電平反饋到74LS38與非門輸入端的1引腳和2引腳,輸出低電平,C3和R6組成微分電路,由于C3電容電壓不突變,正向微分信號對E2單穩態的2引腳觸發無效,輸入變化的負向微分信號觸發E2單穩態的2引腳,使E2的3引腳輸出高電平,以控制CD4066的6引腳,達到CD4066的8引腳和9引腳開路和短接。
2.4單穩態控制音頻電路
集成電路E2是由NE555、C4、C5、C6、C7、VR7、R5、D2組成單穩態延時電路,在電源接通的瞬間,由于C4電容上的電壓不突變,E2的4引腳處于強行復位狀態,E2的3引腳輸出0 V,同時E2的7引腳內部的三極管處于灌電流狀態,所以C6無電壓,等待2引腳的負向微分信號觸發,當輸入變化的負向微分信號觸發E2單穩態2引腳時,C4電壓積分至高電平,已為觸發作好準備,這時E2的3引腳和7引腳為高電平,7引腳內部的三極管處于開路狀態。電源電壓通過R7和VR2對C6積分,當積分電壓達到E2的復位電壓時,E2翻轉為復位狀態,即3引腳和7引腳處于低電平,C6電壓瞬間對7引腳放電,實現單穩態電路延時功能,輸出一個脈沖,并等待F一個微分信號觸發。脈沖信號的寬度由時間常數C6(R7+VR2)決定。
2.5音頻振蕩器
集成電路E3是由NE555、C7、C8、R10、R11、VR3組成音頻多諧振蕩器。電源接通瞬間,C8電容電壓不突變,E3的2引腳處于低電平,使E3的3引腳和7引腳電壓都處于高電平,3引腳的高電平電壓通過R10和VR3對C8充電積分,當積分到E3的6引腳復位電平時,振蕩器復位,使7引腳和3引腳電壓處于低電平,這時電容C8上的電壓通過VR3和R10對3引腳放電,當C8電壓放電到2引腳的閾值電壓時,E3翻轉使7腳和3引腳變為高電平,這樣完成一次振蕩。該音頻振蕩器輸出的詠沖信號加到集成電路CD4066模擬開關的第8引腳,當E2的單穩態脈沖加到CD4066模擬開關的第6引腳時,音頻信號才能從模擬開關的8引腳送到9引腳輸出給揚聲器發出聲響。發出聲響的長短由E2輸出的脈沖寬度決定。也就是每計100個脈沖,便發出響聲。
![]() |
2.6 1秒閘門單穩態開關電路
集成電路E4是由NE555、C9、C10、C11、C12、R12、R13、R14、R15、VR4以及按鈕開關AN1組成的閘門開關電路,實際上是一個開關電路。在電源接通瞬間,由于C10電容上的電壓不突變,E4的4引腳處于強行復位狀態,所以E4的3引腳輸出0 V,同時E4的7引腳內部的三極管處于灌電流狀態,所以C10無電壓,等待按下按鈕AN1來觸發。按下AN1按鈕時,由于C11電壓不突變,E4的2引腳獲得0 V電壓,這時電源電壓通過R14對C11充電,充電電壓快速上升,形成負向微分信號觸發E4單穩態,這時E4的3引腳和7引腳為高電平,7引腳內部的三極管處于開路狀態,由于7引腳內部的三極管處于開路狀態,電源電壓通過R12和VR4對C10積分,當積分電壓達到E4的復位電壓時,E4翻轉為復位狀態,即3引腳和7引腳處于低電平,C10上的電壓瞬間對7引腳放電,實現了單穩態電路的延時功能,輸出一個脈沖,并等待下一個微分信號的觸發,該輸出脈沖用于控制集成電路74LS38與非門的第5引腳,以控制函數信號發生器產生的脈沖能否通過與非門的第4引腳到達與非門的第6引腳。閾門脈沖信號的寬度由時間常數C10(R12+VR4)決定,即t=1.098612 3(R12+VR4)C10決定,選取C10、R12和調節VR4值,調節脈沖寬度t為1 s。向十進制計數器輸入計數脈沖時,計數脈沖信號范圍從1~99 999;當閾門單穩態處于測量頻率狀態時,可以測量函數發生器所產生的頻率,從而監控函數信號發生器輸出給計數器的信號頻率。
2.7 ICL8038函數發生器
ICL8038函數發生器是一種以同時產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專用集成電路。當涮節外部電路參數時,可獲得占空比可調的矩形波和鋸齒波,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該器件的工作頻率可在0.001~300 kHz范圍內調節,輸出正弦波的失真度小于1%,三角波輸出的線性度優于0.1%。脈沖輸出的占空比的調節范圍1~99%,輸出方波的電平為4.2~28 V,外接較少元件就能完成要求功能,使用靈活,適應性強。
本電路的電源電壓采用+15 V,輸出的振蕩頻率f=0.15/[(R17+VR10)C];R19為內部正弦波轉換網絡的偏置電阻,采用82 kΩ;R18是開路集電極9引腳的推拉電阻;2引腳輸出正弦波電壓,3引腳輸出三角波電壓,9引腳輸出方波電壓,11引腳接地,7引腳和8引腳短接,6引腳接+15 V。按上述正確的接法,用示波器探頭測量2、3、9引腳,并調節VR10,即可看到各種波形的變化頻率。為滿足不同頻率和不同電壓幅度的要求和帶負載能力,輸出信號采用集成電路LM324運算放大器。
ICL8038函數發生器的9引腳輸出方波分成兩路,第一路經分壓器、波段開關K6、LM324的3引腳,由1引腳緩沖輸出,該緩沖器起到負載與信號源之間的隔離,以滿足測量的準確性;第二路經計數電路(見圖2),經與非門74LS38的4引腳,5引腳為高電平時,經過6引腳和波段開關K1的第2檔,對計數器進行頻率測量:ICL8038函數發生器的2引腳和3引腳分別輸出正弦波和三角波,通過LM324放大器輸出,通過VR5、VR6、VR8、VR9電位器調節,輸出不同幅值的正弦波和三角波電壓信號,如圖3所示。
![]() |
3儀器調試
儀器在使用前應進行電路自檢,首先把波段開關K1打在1檔,K3置于低電平,K4置于高電平,啟動電源,按動AN2按鈕,給計數器復位后,這時發光二極管D1閃動發亮,說明E1多諧振蕩器7引腳輸出的秒脈沖信號起作用,這時5位數碼管在秒脈沖的作用下正向計數,然后K3置于高電平,任意給M1、M2、M3、M4、M5的8421編碼開關設置數值,設置好后,K3置與低電平,此時可以看到,計數器在設置數的基礎上累加計數,接著K4置于低電平,進行減法計數;再把K1置于第2檔,然后復位,按下AN1按鈕,此時顯示的值就是函數發生器產生的頻率值;把K1置于第3檔,用一導線從方波的接線柱(圖3)連接到K1外接輸入接線柱端(圖2),這時計數器快速計數,全部自檢完畢,整個儀器即可正常使用。
4結語
函數信號發生器與計數器在工廠自動生產線、科研院所和大學物理實驗室得以廣泛使用,本儀器函數信號發生器與計數器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整體使用,計數器反饋支路可接成任何計數值報警音響系統,還可根據需要加以擴展,從而控制設備。此儀器通過多年實驗教學,效果良好。
手機電池相關文章:手機電池修復
波段開關相關文章:波段開關原理
負離子發生器相關文章:負離子發生器原理 塵埃粒子計數器相關文章:塵埃粒子計數器原理 脈沖點火器相關文章:脈沖點火器原理 雙控開關相關文章:雙控開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