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清紗器智能化中的抗千擾設計
4 抗干擾措施
紡織工業的生產環境惡劣。為了增強系統的可靠性,通過軟硬件的方法對現場的干擾進行了有效的抑制和處理。
4.1 硬件抗干擾措施
紡織工業生產環境中,供電系統和空間電磁以及靜電干擾都很嚴重,因此在系統規劃初期,就選用了具有良好抗干擾能力的工業級板卡和芯片。內建終端電阻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具有光電隔離(2 kV)和浪涌保護(25 kVESD)功能,為系統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下運行提供了可靠保證;從機通信驅動芯片選用有完全絕緣接口的MAXl480E,這對于傳輸總線上的高壓尖峰信號和可能受到的靜電沖擊(紡織車間這種干擾很嚴重)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為防止干擾引起從機死循環,采用看門狗復位電路,使從機程序恢復正常運行;通信線纜選用屏蔽雙絞線纜,以上選用的硬件有效地抑制了系統中輸入信號和現場電磁的干擾。
4.2 軟件抗干擾措施
任何系統采用了硬件抗干擾措施后,并不能保證系統的萬無一失,而必須采用硬件抗干擾和軟件抗干擾相結合的方法。
(1)液晶抗干擾設計
在實際使用中,由于液晶屏是CMOS器件系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造成花點、花屏甚至死機的現象,而此時單片機卻沒有死,從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設計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首先,對于花點現象,通過觀察發現,干擾點通常都在最后一次寫液晶數據的位置后面,其原因是寫完液晶數據后,光標寄存器自動加1指向下一個位置,此時若受到干擾,就會在這個位置上出現花點。根據這個原因,設計液晶程序時每寫完一個正常顯示數據,就將液晶光標指向屏幕看不到的數據區,這時即使有干擾數據,干擾點也不會出現在顯示界面上,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在顯示屏幕上產生干擾花點的幾率。
其次,對于花屏現象,觀察發現此時液晶并沒有死機,但是它的顯示參數由于寫控制字時受干擾被修改了。因此,在程序設計中每次刷新屏幕數據時,都重新設定顯示參數。這樣,即使液晶受干擾花屏,系統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重新糾正,從而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最后,對于液晶死機現象,系統就必須對它進行復位,設計中將液晶的復位引腳連到單片機的I/O口上。通過I/O口的操作對它復位,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知道液晶死機了。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在程序設計中安排對液晶的周期性監測,具體就是對液晶寫個特殊數據然后讀這個數據。如果正確,表明系統運行正常;否則,便認為液晶死機
了。為保證不至于受干擾而誤復位,程序設計中只有監測到連續10次讀寫錯誤時才認為液晶確實死機了。
具體實現程序如下:
(2)可編程芯片的抗干擾設計
系統中如果設計有可編程芯片,則這類芯片也容易受到干擾而被復位,但通常這類芯片復位后都需要初始化才能正常工作。因此,一旦這類芯片受到干擾復位后,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了,而單片機卻不會因此死機,所以同樣會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在實際運用中,可編程芯片的復位不直接與系統復位連接,而由單片機的I/0口操作。系統正常運行時周期性地監測芯片的固定輸出口,如果發現輸出口不是實際要求的信號,就對芯片復位并初始化。例如,8255正常工作時讓PB口的一個口線輸出低電平,一旦芯片受干擾復位,該口線就會為高。根據這一變化就可以判斷8255是否工作正常。
具體實現程序如下:
(3)通信抗干擾設計
現場的干擾將會直接影響從機的運行狀況,為了使這種干擾的影響減少,針對從機USART 8251芯片不具備地址幀和數據幀區分的現狀,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通信協議。數據包中含有的幀頭/幀尾、數據流向標志、從機地址、雙幀長和校驗字等信息,為主從機準確判斷數據包的完整性和正確性提供了可靠保證。
(4)RAM數據抗干擾設計
為了保護從機系統中的有效數據,在單片機系統中對片外RAM和外部擴展芯片(如8255、8279等)的地址做了統一規劃。片外RAM單元采用16位地址,同時用P2.7做片外RAM的片選信號,而外部擴展芯片則采用8位地址。這樣,在程序中對外部擴展芯片操作時,就可以利用對P2.7的控制,有效地保護RAM中的重要數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