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招聘假戲真做 用人單位和應聘學生都滿意
——
“許多同學都覺得模擬招聘是學生自娛自樂,其實這次不少大四學生都‘弄假成真’,被企業相中了,還有一些大二大三的同學,也能找到實習崗位。”作為今年下沙高教園區首次模擬招聘活動的組織者,浙江工商大學的學生邢東來對活動效果非常滿意。雖然這次模擬招聘會只有60多家單位參加,但卻有1000多名大學生來應聘,而企業也覺得在模擬招聘會上招人,不失為一次節約成本的招聘方式。
應聘學生
模擬招聘反映真實需求
“模擬招聘”,顧名思義,是模擬求職者在求職中經歷的程序,如遞交簡歷、自我簡介、面試應對等環節,而大二大三的學生也能提前體驗求職過程。以往學生對“模擬招聘”的參與熱情并不高,因為許多大學生認為,由學校組織的模擬招聘只有少數用人單位參加,并不能等同于真實招聘,也沒有真實崗位,純屬自娛自樂。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次模擬招聘會當天人山人海。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蘇寧電器、杭州網通、中國博客網等60余家知名企業在現場擺起了”模擬攤位”,來自下沙十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大學生紛紛前來應聘。
一名揣著一疊個人簡歷的浙江工商大學的學生向記者透露了“玄機”:這些模擬招聘單位所提供的崗位基本上都是真實需求,此次用人單位派來充當“模擬崗位考官”的工作人員,都是來自企業人力資源部的骨干。有條件適合的學生,企業直接收走簡歷,從而進入招聘程序,而大二大三的學生,也有機會在這里找到實習崗位。人文學院的大四男生小胡就意外地憑借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得到了某網站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的名片,對方表示,小胡若有意向可以和他直接聯系。
用人單位
假戲真做可以節約成本
邢東來表示,這些用人單位對模擬招聘的認真程度連他自己都沒想到,他說:“原來我們很怕用人單位在這樣的公益活動中走過場,但這次許多用人單位派了四五名人力資源部的骨干前來,面試過程十分嚴格。杭州的‘話機大世界’在模擬招聘會的前一晚才得到消息,他們的人力資源部也和我們緊急聯系,要求我們安排攤位。”
為什么企業會對模擬招聘如此支持,邢東來這樣解釋,模擬招聘對學生和用人單位而言都是一種雙贏模式。以往用人單位在學校舉辦大型的招聘會,都需要交納一定額度的攤位費和場地租用費,但“模擬招聘”不收取攤位費,這對企業來說無疑節約了開支。另外,在模擬招聘會中,企業同樣可以接觸到優秀的學生,還能招募到實習生,提前招兵買馬也無妨。
浙江工商大學的大二學生李煥是本次活動的另一名組織者,他向記者表示,其實企業對人才的關注是持續性的,不是舉辦一兩場招聘會就了事的,在他負責游說企業來參加“模擬招聘”的過程中,中國博客網就曾對其表示,希望他能來實習。最后,李煥想通過早報告訴那些畏首畏腳的同學一句話,“模擬招聘為我們提供了更大的求職空間,大家應該擺脫“模擬招聘是‘自娛自樂’的觀念,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