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編輯觀點 > ARM為何今年會在中國大陸突破10億片?

        ARM為何今年會在中國大陸突破10億片?

        —— “ARM如果發明可以吃的芯片,就可以做到百億到千億了”
        作者:王瑩 時間:2013-10-3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大中華區總裁吳雄昂近日告訴《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根據上半年的出貨量統計報告,有史以來,在中國大陸合作伙伴的出貨量會超過10億片,上半年已經超過了5.6億多萬片。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因為對比2008年,當時國內大概是2000多萬片。另外,從全球數據來看,ARM在2012年全球整個出貨量不過是87億片左右。相比之下,國內廠商這次可以達到10億片以上,市場占有率份額是非常可觀的。
         
        這也是很明顯的標志,國內企業不光是在技術上,在市場執行能力上與全球的競爭力上,已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這反映了IC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不是過去成本考量比較多的模式。
         
        為什么會成長這么快?
        主要是產業環境的改變,例如中小企業崛起。當前,大的生態系統從PC產業變成移動產業以后,原來產品的秩序被破壞掉了,例如有了安卓以后,OS基本上一統天下了。也就是說,一個產業,不管是哪個區域的產業成功,靠的是對市場的應用和客戶產品的定義和最后的執行力。而中國大陸盡管基礎薄弱,但有巨大的應用沃土。

        再往前看的話, 中國還有很大的潛力,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從地域上來講,包括大量的增長會從所謂的新興市場崛起。以智能手機為例,智能手機今年的總出貨量大約是9.7億~10億。僅僅是聯發科和展訊,至少是3.5億~3.6億,從數量上來講是非常巨大的。聯發科占了2億多。

        再進一步,新興市場無外乎中國、巴西、印度等,哪個國家有真正完整的產業鏈做這件事情,誰就能勝出。對于中國產業的前途,吳總建議,兩岸的產業應該做更深一步的合作,從過去僅僅是貿易的關系,變成更像一個是技術合作伙伴的關系。因此,下面要做一體化的合作,不管是文化、金融還是技術上,等等。為什么?今后幾年高端精密制造業方面,國內這一塊不可能離開臺灣產業的支持。但是臺灣產業鏈如果沒有新興市場的支持,也沒辦法走下去了。

        從宏觀來看,所有中國臺灣科技產業基本上做得很成功的無外乎搭了兩趟車,一趟就是移動的車,一趟就是中國大陸市場的車。再往下也需要與中國大陸的市場文化上更融合。

        從全球格局來講,產業鏈崛起的跡象很明顯了,再往下是產業鏈整合的問題。
         
        從技術角度看,ARM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在芯片業無孔不入,這是從十億到百億跳躍的基礎。現在如果發明可以吃的芯片,ARM可以做到百億到千億了。
         
        補充
        今年預計中國大陸出貨10億片ARM芯片,臺灣的出貨量和大陸差不多,二者加起來會達20多億。


        關鍵詞: ARM 本土 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许昌市| 友谊县| 台湾省| 敦煌市| 云和县| 从化市| 仙游县| 阿克苏市| 会昌县| 高清| 武强县| 栖霞市| 瑞昌市| 海宁市| 洛阳市| 武陟县| 长兴县| 河间市| 孝昌县| 山东省| 马山县| 浠水县| 葫芦岛市| 五台县| 绥芬河市| 岳西县| 西宁市| 遵义县| 云和县| 山阳县| 黄冈市| 太原市| 衡东县| 洛川县| 永吉县| 荆州市| 富顺县| 汽车| 鞍山市|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