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Android傳奇
由Google發起投入的Android手機平臺,在一呼百諾下,不僅成立一個開放手機聯盟(OHA),更由于Open Source精神的帶動下,相關的技術發展也成為業界最豐富的資源與最熱門的話題。但就在大家競相投入技術應用之時,不要忘記未來進入的門坎也會越來越低,特別是研發人員對于軟硬件的整合更得心應手后,技術將會垂手可得,再也不是業者可以依恃的利器。而對于任何人而言,就如同過去PC操作系統(DOS)開放以軟件加載,使得PC產業得以百花齊放一般,所以人們已磨刀霍霍,準備打造另一個產業傳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4361.htm不過,PC產業與開放手機產業,有相同點,也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原則上,PC是開放硬件架構,而Android則是開放軟件架構,這是最根本的不同。PC開放硬件架構,讓硬件系統制造商與應用軟件商得以蓬勃發展;Android開放軟件架構會讓那些事業蓬勃發展呢?手機制造商嗎?操作系統或應用軟件業者嗎?可能會,更大的可能是會延伸出完全不一樣的產業出來。這一點也不需要有答案,只需要發揮一下想象力,那么將會發現Android是一個打破數字藩籬的契機,新的產業會在沒有軟硬件限制的環境下產生。
當然,手機制造商也仍然很興盛,不過相對于激烈競爭與微薄的利潤,這將只是一個資本密集與勞力密集的傳統行業;至于操作系統與應用軟件業者,也應該只是發展為一般服務業,包括一些傳統專業外包(out sourcing)的工作。反而是電子零組件業者,會因為數字藩籬的解體而得到更多元蓬勃的發展,不管是邏輯組件、內存組件或感測組件,不一定要有規模的系統制造商才能應用,一般稍有知識的個人或店家就能打造屬于自己的「山寨機」。
所以,電子零組件業者可以開始準備站到臺前了,必須將他們的技術功能、品牌形象與支持服務,直接介紹給一般大眾知道。可以想見的是,未來的手機處理器會容納更多的品牌,3G、4G芯片也是,甚至觸控面版、麥克風芯片、電源控制組件等也都是大家瑯瑯上口的產品,這是一種沒有軟硬件限制的環境所產生的結果。另外,電信系統商與內容經營業者也會在這種環境下,直接成為軟硬件制造的參與者,例如推出自己電子書閱讀器的亞馬遜公司;相信未來也會有中華電信或臺灣大哥大的手機。
其實,不管「山寨機」等是不是便宜又大碗,最后還是必須結合更大的經濟結構才能生存,當大家都能雨露均沾地分到該有的利潤時,那么新的商業模式才能成型且穩固。以iPhone式的山寨機來說,即使軟硬件達到唯妙唯肖的地步,沒有Apple Store與iTunes的支持與服務,也只能說是過渡期的產品罷了,這不是一種可以成功的合作經濟模式。
雖然說Apple Store與iTunes正是一種合作經濟模式,但Apple已經行之有年,別人再怎么投入也難望其項背,而這也不是Android可以造就的奇跡。在Android平臺上,應該考慮的是更開放的合作經濟模式,這才會是另一波的贏點。也就是說,Android應該開放任何的xxxx Store或iXXX商業模式自由地加入每一支手機當中,那么這才是數字藩籬的真正解構,也才能創造更蓬勃的經濟與文明。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 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Android/OHA/%E8%A1%8C%E5%8A%A8%E7%BB%88%E7%AB%AF%E5%99%A8/0909210809ZI.s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