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顯示屏怎樣創新 指紋識別or3D物體識別技術

        顯示屏怎樣創新 指紋識別or3D物體識別技術

        作者: 時間:2013-10-24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收藏

          “視網膜”之后會出現什么樣的呢?可能是可彎折,也可能是3D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4288.htm

          在顯示屏之后,又會出現什么樣的創新呢??技術?

          在2010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推出iPhone4時,這款手機的主要賣點之一就是它配置有“視網膜”顯示屏。在正常的視距下,人眼一般無法識別單個像素。像素密度通常用“每英寸像素數(簡稱ppi)”來衡量。iPhone4及其升級機型,均配置有326ppi的顯示屏。新款“視網膜”iPad(首次發布于2012年初),其顯示屏的像素密度僅為264ppi,但是這些顯示屏的視距約為15英寸(約合38厘米),通常比手機10英寸(約合25厘米)的視距更長。

          顯示屏試驗

          然而,蘋果有望于明年大幅改進其顯示屏。據NPD集團旗下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稱,“在2014年,蘋果將再次依靠顯示屏進行創新。”

          這是一個大膽的預言。DisplaySearch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大衛-謝(DavidHsieh)撰文稱:“從蘋果推出的產品可以看出,它堅信顯示屏應該具有較高的分辨率、較寬的色域和較寬的視角。蘋果創下了很多個‘第一’:第一個在智能手機上采用像素密度超過300ppi的顯示屏;第一個在平板電腦上采用QXGA分辨率的顯示屏;第一個在產品設計中采用防護玻璃罩;當然,也是第一個在顯示屏中整合接觸式傳感器(內嵌式觸控技術)。”

          在2012年,后者(內嵌式觸控技術)在iPhone5之中得到了應用。但是接下來呢?大衛指出,當前的競爭態勢意味著“蘋果已不能再在其顯示屏中提供獨特的、持久區別于同類產品的功能。移動設備品牌商已開始采用最先進的顯示屏,它們擁有較大的尺寸,較高的分辨率,較寬的色域和視角以及較低的能耗。它們是由許多不受蘋果約束的面板制造商提供的。”事實上,iPhone5S和5C在顯示屏上并無任何創新。“蘋果曾是高級顯示屏的始作俑者,但是它現在只是一個追隨者。”大衛指出。

          然而,他表示,據來自其供應鏈的消息人士稱,蘋果準備在明年重新設計其顯示屏。至于iPad,它的尺寸估計會增加到12.9英寸,分辨率有望增加到2732x2048。它仍然會保持當前iPad的4:3的比例,但卻會將它的面積增加三分之一。它還有望推出更大的手機:4.7英寸1280x720分辨率的手機(像素密度為312ppi)和5.7英寸1920x1080分辨率的手機(像素密度為386ppi);后者已稱得上是“平板手機混搭產品”,因為它的尺寸已超過了5英寸。

          可彎折的AMOLED顯示屏?

          正如大衛所言,僅有像素密度更高的顯示屏并不夠。顯示屏上的像素是由CPU和GPU控制的,提高CPU和GPU的性能有助于提高設備的運行能力,從而減輕其他過程(如處理觸摸事件或進行游戲運算)的負荷。

          大衛指出,“換用大尺寸的顯示屏或高分辨率的顯示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GPU和操作系統必須與顯示屏匹配。如果一臺設備擁有高分辨率的顯示屏,卻沒有相應性能的GPU和操作系統,那么這就像一名戰士開著火力極猛的坦克,卻用大刀去拼命。”

          他認為,“蘋果優于其他任何公司的地方就是它整合了硬件和軟件以及統一了用戶界面和內容生態系統。”

          蘋果傳遞出來的信息很復雜。它的手機沒有大顯示屏,它沒有使用AMOLED顯示屏,以及它最近開始關注64位芯片和器,這一切似乎都表明它認為,對顯示屏來說,“視網膜”技術已經到頂了。

          大衛稱,真正的變化可能來自于完全不同的設備類型:可佩戴式電腦。他認為,蘋果可能會采用可彎折的AMOLED顯示屏。這是一條新的發展之路,但只是蘋果可能會選擇的一條岔道。

          3D顯示屏?

          在Twitter上,史蒂芬-卡洛皮(StephenCollopy)提出了一種很有意思的觀點。“3D顯示屏,這是唯一符合邏輯的發展方向。”他說。人們最初的反應是這種觀點很可笑:智能手機上配置3D顯示屏的做法已被(LG和其他手機制造商)嘗試過,但卻遭到了市場的否認。

          但是,卡洛皮接著提到了Vulture.com網站上一篇題為“好萊塢的大片問題”的文章,其中同樣包含有很多有意思的觀點:

          “中國現在已成為第二大市場。在2020年,它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這就是好萊塢電影現在為何都熱衷于拍攝續集的原因。因為這樣的電影會讓國際觀眾覺得非常親切。要知道,好萊塢電影80%的利潤均來自于國際市場。中國觀眾不會觀看除3D之外的任何電影,這意味著我們的所有電影都必須開拍3D的,就算國內的觀眾不接受它也行。”

          考慮到蘋果如此熱心于它的中國業務,它如此熱衷于倡導在iPad上看電影以及有如此多的電影推出了3D版,你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蘋果推出能夠播放3D電影的顯示屏,那么它將會獲得巨大的商業優勢。

          這種可能性有嗎?很難講。3D電視機一直不怎么吃香,在美國和歐洲,觀眾并不怎么喜歡觀看3D電影。然而,如果中國能夠推高3D電影的需求,而蘋果也看到了這種需求,那么3D顯示屏就可能是蘋果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技術

          比起,似乎聽起來會更酷一些。最近,在網上就曝光了亞馬遜將配備于自家智能手機的3D物體識別技術的專利圖片。據稱,這項開發代號為“Smith”3D物體識別技術可以通過對用戶所拍攝的實景照片進行掃描,進而識別出其中的商品并且與亞馬遜網站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匹配,以方便用戶在網上購買。

          雖然并不知道這項技術什么時候才能在智能手機上真正得以普及,但是可以預料的是,它將為傳統網上購物模式帶來不小的改變。想象一下,當你在專賣店看到一雙心儀的球鞋,但是其價格又顯得有些昂貴,這時候你就可以通過3D物體識別技術識別這雙球鞋并可以輕松查詢到網上更低的售價。除此以外,常常我們并不知道想要購買商品的確切名稱,這時候這項技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繁瑣的文字搜索過程,使購買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不過,從專利圖上來看,3D物體識別技術似乎有那么一點復雜。為了保證識別的準確性,用戶可能需要正對商品進行拍照,這可能會在實際使用時為用戶帶來一些麻煩。但是這僅僅是一幅專利圖,到底3D物體識別技術是雞肋還是革命還要用戶說了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嘉禾县| 衡山县| 五指山市| 德令哈市| 河间市| 常山县| 连城县| 宝丰县| 巨鹿县| 新乡市| 韶山市| 昌乐县| 灵山县| 杂多县| 阳城县| 苏尼特左旗| 富顺县| 兰西县| 淮南市| 全椒县| 洮南市| 大城县| 墨脱县| 瑞昌市| 连城县| 武山县| 青海省| 彰化县| 米易县| 五寨县| 蒲江县| 上饶县| 平顺县| 沂水县| 达孜县| 内黄县| 仁化县| 曲松县| 巍山|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