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專家破解大學生“就業失敗”問題
——
18日,受世紀翔基集團時代愛華人才成長機構的邀請,中國生產力學會策劃專家委員會全國專家委員劉巧玲來哈,開始了為期一周的“畢業生就業案例分析”公益專題講座。
“我親眼看到,在各種類型的人才招聘會上,爸爸媽媽帶孩子找工作的情況非常多,這反映了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的自主擇業能力差。”劉巧玲表示,通過各種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就業失敗”問題非常嚴重,但大學生破解的方法也很簡單:從身旁小事做起,勿讓期望值過高,為自己制訂一個可行的就業目標;增強信心,提高求職的主動性;防止自負導致求職失敗,對用人單位要求苛刻而坐失良機。
劉巧玲特別提醒,簽協議一定要慎重,必須把雙方的約定以文字形式寫下來蓋章簽字方生效。“口頭協議”是空頭支票,沒有任何法律效力,一旦發生糾紛,畢業生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此外,在簽約過程中,有不少單位會備注附加一些協議條款,如“必須取得學士學位”、“服務期多少年”、“違約金多少”等,對這些內容,畢業生應看仔細,并權衡利弊,尤其是服務期和違約金等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