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CTIMES/產業評析 > Windows 7多點觸控來的太早

        Windows 7多點觸控來的太早

        作者:歐敏銓 時間:2009-04-02 來源:CTIMES 收藏

        Vista搞得PC、NB用戶怨聲載道下,新一代的 7趕緊瘦身重塑,預定在今年第三季后推出,目前的試用版反應似乎還算不錯。除了開、關機更快一些,和改版的用戶接口外,相當受市場關注的一項功能,即是 7加入了對多點屏幕的支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2507.htm

        在Youtube的示范影片中,可以看到新一代計算機如何用屏幕的功能來幫Word文件翻頁、瀏覽上下文等動作,看起來還蠻炫的。不過,有趣的問題是,你對這個點子買不買單呢?在一個對超過1500人所做的在線調查中,將近七成的人回答不會用「」方式來操作Windows 7。你會是那一種人呢?

        iPhone掀起的多點觸控接口確實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在筆電的市場也已開始支持此項功能,不過不是透過屏幕觸控,而是原先的觸摸板。當然,多點觸控的鼻祖Apple仍是應用市場的領導者,他們所出的Macbook就有一塊大大的觸控軌跡板,用來對屏幕實現多點觸控功能。除了已知的兩指點(click)、拖(scrolling)、轉(rotating)和縮放外,更新增三指及四指滑動(swiping)的操作方式。

        其實,要用觸摸板來實現多點觸控功能,門坎比起觸控面板/屏幕來得低很多。首先,今日觸摸板背后的技術本來就是投射電容式觸控(PCT)技術,而且已有2D(平面式)的感測能力;再加上使用的是非透明的接觸材料,面積又不大,要提升為具有多點觸控功能的觸摸板,困難不大,甚至只需升級韌體,即能具備基本的多點觸控功能。

        但要將多點觸控移植到面板/顯示器上,就得面對重重的困難。要在面板上加上觸控感測層,不可能再使用金屬材質的感測布線,只能使用透明的ITO導電玻璃或薄膜。在電阻式觸控中也有用到ITO,不過因是整片涂布,實現上單純許多;相較下PCT需要搭配復雜的ITO交錯感測電路及強大運算能力的觸控IC,才能掃描偵測出多點觸控的行為或位置。

        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于如何正確偵測出手指接觸面板時的微小電容變化,這正是大部分有意跨足PCT的廠商所遇到的瓶頸。手指產生的電容變化只有1~2pF,遠小于設備本身的背景電容(background capacitance),而且機構中的線路、連接器、電路板,甚至是接地面、遮蔽處理等布局作法,都會影響電容感測的正確性。

        雖然今日市場上的觸控技術雖多,但能做到真正多點觸控的可行技術仍然屈指可數,在小尺寸面板的應用上則仰賴PCT技術。然而,當在手持式面板中的PCT多點觸控技術仍不成熟之際,就想跨入中大尺寸的顯示器中應用,恐怕是緣木求魚的想法。因為一旦面板的尺寸增大,就會造成內阻、運算負荷過大,良率不易控制,以及成本太高的種種問題。

        看來,即使Windows 7支持了多點觸控屏幕功能,但除了少數不惜重金制造的貴族筆電外,短期內還不易見到采用PCT面板技術的平民化產品上市。其實,在筆電上,若將多點觸控的功能交給觸摸板,顯示器上則提供單點觸控的位置辨識即可,那表面電容式技術或許是眼前較務實的選擇。

         

        (作者為零組件雜志編輯總監)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Windows-7/0904021052RZ.shtmll



        關鍵詞: Windows 觸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北川| 封丘县| 涡阳县| 威海市| 繁昌县| 江北区| 石台县| 南雄市| 和硕县| 通榆县| 浮梁县| 沐川县| 织金县| 辛集市| 廊坊市| 建平县| 如东县| 宣化县| 当阳市| 德格县| 柘城县| 平邑县| 沙河市| 大同市| 仲巴县| 永福县| 呼和浩特市| 乐东| 易门县| 沭阳县| 洪雅县| 婺源县| 治多县| 德安县| 青海省| 克什克腾旗| 宜丰县| 桂平市| 延长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