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市場分析 > 機器人自動化將如何改變國內制造業

        機器人自動化將如何改變國內制造業

        作者: 時間:2013-10-23 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收藏

          事實上,在工業應用領域的春天正悄然到來。行業分析師羅百輝認為,國內工業行業已經步入黃金期。作為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令人驚喜的“副產品”,替代人工勞動力成為了行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2369.htm

          今年以來,中聯重科開始采購焊接機器人以替代價格不菲的焊接工人,華西能源——新建的生產線開始大量采用工業設備。國內制造業正掀起一波“機器人總動員”的浪潮。

          目前,一臺簡單的搬運機器人,其成本相當于一位工人3年的工資,壽命在10年以上。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工業機器人的成本正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成本導向的技術升級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自2011年開始出現的招工難問題,在今年春季的招工旺季繼續上演,并有從沿海蔓延至西部的趨勢。就連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各地的招工大戶富士康也開始試著擺脫對勞動力的依賴。

          早在2011年,富士康就表示,未來3年內將在組裝工廠生產線上累計部署100萬臺機器人。而今年富士康招工明顯降溫,機器人團隊或已悄然上崗。

          而且,機器人在工作效率方面更具競爭優勢。在深圳雷柏科技公司,以往需要110人不停地工作,在引進了大批機器人上崗后,現在只需要5名工人。定制化的工業機器人已成為其生產線上的主力,其公司員工也從原來的30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1000多人。

          不得不提的是,機器人產業蓬勃,雖會取代掉工廠里的作業員,卻也將增加工程師的工作機會,不至于造成大量失業。

          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代表著人類制作工具的最高水平,未來機器人的普及可以說是又一次產業革命,機器人產業也被認為是繼汽車、計算機之后出現的新興的大型高技術產業。

          目前,全球機器人銷量70%集中在5個國家,它們是日本、中國、美國、韓國和德國,而這5個國家普遍在這次世界經濟衰退中抗跌能力較強。

          在中國市場,現有5萬臺左右工業機器人在服役。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即制造業中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只有21個,距離全球55個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工業機器人就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裝備。除了目前應用較多的汽車制造行業,未來它將廣泛應用于毛坯制造、機械加工、焊接、裝配、檢測等作業中。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全球對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多的是汽車產業,占比為27.27%;電子制造行業的占比達到22.82%,這與近年來消費電子領域的技術突破有很大的相關性;其次是橡膠塑料工業和金屬制品,占比分別為8.71%和3.62%。



        關鍵詞: 機器人 自動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太湖县| 甘孜县| 政和县| 南木林县| 怀仁县| 高陵县| 邮箱| 青岛市| 武冈市| 大方县| 竹北市| 万安县| 嵊泗县| 铜陵市| 锡林浩特市| 怀仁县| 革吉县| 武鸣县| 弋阳县| 缙云县| 延庆县| 崇左市| 固镇县| 武清区| 永兴县| 长岭县| 水富县| 乌拉特后旗| 平度市| 读书| 孟州市| 鲜城| 南城县| 黑水县| 东兴市| 米泉市| 新绛县| 吕梁市| 阿瓦提县|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