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支持中國太陽能事業或犧牲美國就業崗位
2011年,替代能源投資出現反彈,美國風能和太陽能公司發現自己面臨強勁的競爭對手——在綠色產業擁有壓倒優勢的中國企業,而該產業原本是美國官員希望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主要潛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2244.htm你肯定想不到,扶持這些中國公司的贊助人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這家設在華盛頓的開發機構為中國提供了真誠的建議和豐厚的融資,幫助其挑戰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這可能已經犧牲了美國的就業機會。
有時候,外界批評世界銀行是美國施加外交影響力的工具,但是該機構深耕中國30年的歷史卻告訴了我們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一個機構幫助中國為某些政策和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些政策和產業被美國視為對其本國公司和工人的不公平,侵蝕著全球經濟體系。世界銀行通過不計其數的項目為中國企業提供直接貸款,供它們建立自己的專業知識,變得更具競爭力。世界銀行已經為中國公司提供數百億美元,后者從前者贏得項目的步伐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對諸如Solar World等美國企業來說,世界銀行中國項目所帶來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因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口的產品正在吞噬美國的市場份額。
衛理律師事務所律師蒂姆?布賴特比爾說:“當這些貸款用于資助那些導致美國產業受損、工人下崗的嚴重過剩產業時,你看到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布賴特比爾是美國太陽能制造產業聯盟的代理律師,幫助該組織贏得了針對中國制造商的反傾銷案件。
2009年,無錫尚德從世行投資部門國際金融公司獲得1億美元的貸款。風電企業華銳風電也獲得了世界銀行的直接支持,后因傾銷而遭受美國懲罰。
多年來美國官員一直在質疑中國的一些個別銀行項目,但對世行在中國的投資大都持支持態度。
在2004年到2009年期間,美國人杜大偉(David Dollar)曾擔任世界銀行中國首席代表、中國和蒙古局局長,后任美國財政部駐華財政與金融特使。他說,世界銀行當時在尋找相對較小規模投資能讓中國“壯大起來”的地方。當歐美企業和私人投資者在中國建廠或開展業務時,同樣也采取了這一策略。
中國境內的任何外國投資者“知道他們正刺激中國國內產業與之競爭,”杜大偉說。
奧巴馬總統欽定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將深化世界銀行與中國的關系。
最近,金墉談到100名銀行員工正加快中國政府請求的城鎮化研究工作。此外,他還任命中國銀行家蔡金勇(Jin-Yong Cai)為世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IFC)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在他上任后的首批倡議中,其中一個是為中國基金注資30億美元,以投資其他發展中國家。這或許會幫助受援國,給世界銀行帶來豐厚的利潤。它也可能會幫助中國企業在非洲和其他地方贏得世界銀行的項目。
一項針對2000年以來世界銀行項目中標結果的分析顯示,受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資助的中國工程幾乎都落入中國企業之手。該模式類似于從世界銀行借款,本地注冊公司贏得了很大的合約份額,這在很多其他國家很普遍。
但是,中國企業在境外做得也不錯。根據銀行數據,中國注冊公司已經贏得了世界銀行超過20%的投標業務,是其他任何國家的兩倍多。
1979年美中兩國恢復外交關系后不久,世界銀行就很快開始了與中國長達30年的深度合作。銀行官員常常炫耀這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世界極端貧困狀況。銀行官員表示,他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幫助中國解決持續存在的問題,如污染和氣候變化。中國在這些領域取得成功對世界至關重要。
不過,隨著中國變得日益強大和成熟,世界銀行的角色已經占據了越來越多的灰色地帶。
因為中國需要幫助,世界銀行才在那嗎?或者是因為給中國的貸款能夠換來高額的利潤,以支付銀行薪金和行政費用?幫助中國減少碳使用能否證明世界銀行的扶持項目是正當的,而這些項目有可能損壞其他國家的產業?中國承包商更愿意在世界各地最艱苦的地方作業僅僅為了更便宜的價格嗎?
中國是世界銀行的第三大借款人,自1980年以來共貸款近560億美元,正在進行項目的有107個。在早些年,這些扶持還來自世界銀行的分支機構國際開發協會(IDA),該機構向赤貧國家提供低利率貸款或贈金,它的貸款來自包括美國在內的富裕國家。
10多年前,中國超過了國際開發協會借款收入門檻,世界銀行停止了對華低息貸款。但是,一些美國人認為,中國——一個擁有太空計劃和3萬億美元現金儲備的核大國——不應該從任何組織接受援助,因為這些金錢和資源原本應該用來幫助那些無法自救的國家。
在經濟增長目的的驅動下,世界銀行“并不關心是否在以零和或負利益的方式做,如在全球傾銷產品。”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總裁羅伯特?阿特金森說。阿特金森一直對世界銀行的做法不滿意,特別是向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事宜,這些金錢用于資助能源效率的改進,所以中國公司能夠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出口商。
中國、美國和世界銀行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美國是世界銀行最大的出資人,在世行董事會擁有最大的表決權股份,因此世界銀行的行長一職歷來都是由美國任命。隨著中國成為主要的借款人,以及世界銀行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和打造高效城市,中國成為世界銀行的主要研究對象。
有時,世界銀行對中國的政策也持批評態度,同意美國關于中國需要加快經濟開放、削弱國家角色和進行其他變革的觀點,如此一來中國將成為更高效和更公平的經商地。
這些批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通過高層次政策文件得以闡述,如《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呼吁中國在經濟方向做出重大改變。該報告審視了中國到2030年之前的戰略抉擇,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六大戰略方向應為: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加快開放型創新步伐;推進綠色發展,變環境壓力為綠色增長,使之成為發展的動力;增進機會均等,擴大面向全民的衛生、教育和就業服務;加強國內財政體系及其現代化;將中國的結構性改革與國際經濟變化聯系起來,與世界各國建立互利共贏關系。
項目層面,世界銀行為中國大量的基礎項目提供借貸,20世紀80年代初的文件顯示世界銀行幫助中國奠定了“中國特色資本主義”的基礎。
世界銀行幫助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國有企業融資系統,現在該做法因提供廉價信貸以推動出口而招致批評。它還幫助中國進口“微型超級計算機”,促進了該國的研究能力,中國工程師及時學習了如何復制。它鼓勵中國重組某些行業,如汽車零部件制造,如此就可以“主宰國內市場并用作大力發展出口市場的基地。”
鑒于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組織機構,即使沒有世界銀行的參與,其經濟也本應該沿著同樣的方式發展起來。
熟悉中國組織工作的現任和前任銀行官員說,早期該國需要什么東西一眼就能看出來。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國經濟雜緒無章,例如,銀行官員必須設立基本信貸機構辦理外匯,即使這些機構大多作為國有企業的貸款渠道使用。
“當時,我們只是忙著試圖為教育、衛生和工業的增長創造基本條件,” 前世界銀行駐華首席代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教授鮑泰利說。“根本不清楚受益人是否會受到反壟斷調查或國際監督。”
世界銀行項目文件對于后期努力達到的目標和結果直言不諱,比如中國可再生能源規?;l展項目(CRESP):“過去五年,中國在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取得史無前例的進步。該國已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光耦相關文章:光耦原理
萬用表相關文章:萬用表怎么用
評論